第262章 邵逸夫做了我的跟班!(2/2)
“老史呀,这办法我早就想过了。一来,各大电影公司的好的导演,全都拍戏了,剩下的不合要求,二来,也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都是竞争对手,尤其是赤龙奖这么一设立,一个个全都卯足了劲奔呢,巴不得我这边窝工趴下,谁还会帮忙?”
“说的也是。可这样下去,不行呀”史量才急了。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我眯着眼睛,róu着太阳xùe,琢磨着。
现在,美国友人是不可能的了,上海那边也是歇菜了,要找人,就得从其他的地方想办法。现在这中国,能够拍戏的导演,出了上海,就是……
我忽然眼睛一亮。
“把大哥叫过来”我大声道。
很快,蒋介石就被带了进来。
“大哥,我问你个事情。黎民伟现在还在广州吗?”我小声道。
“黎民伟?你突然找他干什么?”蒋介石被我问得一愣。
“自然是拍电影了。我现在人手不够。”我实话实说。
“你怎么不早说呀。这家伙上个月还在广州呢,不过现在不在,回香港去了,他那部关于北伐的纪录片,现在正忙着要上映呢。这事情你也知道呀。”蒋介石道。
“这事儿我自然知道。他现在不是忙着上映嘛,这事情一般人都能做,你能不能让他赶紧过来帮我一把,再不来,我恐怕就要累死了。”我苦笑道。
“这个呀。我跟先生说一说。只要先生吩咐一声,应该没什么问题,香港距离这边并不远。”蒋介石点了点头。
“还有,告诉黎民伟,如果香港那边有什么人才,也一并给我nòng过来,人越多越好。”我大声道。
“放心吧,如果那边真的有人才的话,凭借着这部电影和你本人的影响力,肯定能请来。”蒋介石呵呵一笑,走了出去。
这事情蒋介石很快给了我答复:中山先生说,没问题。
搞定了这事,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继续拍戏,一周之后,我在片场热火朝天的时候,蒋介石带着一帮人风尘仆仆地走到了跟前。
“蒋先生”黎民伟放下手里面的箱子,走过来,一下子把我抱住了。
“黎先生哈哈哈你们可来了,我这几天是盼星星盼月亮”看着黎民伟,我真是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怎么样,你的纪录片没什么问题吧?”我笑道。
“没什么大问题,正在上映呢,还多亏了你的支持。这不,听说你这边缺人手,我就立即赶来了。不仅我来了,还带来了香港的一些朋友,来来来,我跟你介绍一下”黎民伟指了指他身后站着的四个人。
“这四个人,是四兄弟,这位,邵醉翁,老大,这位老2邵邨人,这位老三邵仁枚,这是老小,叫……”黎民伟介绍这四个人的时候,说是四兄弟,又都是姓邵,我就已经明白七八分了,等他指着最小的一个的时候,我就睁大眼睛了。
“邵逸夫?”我呵呵一笑道。
“蒋先生,你认识他们?”黎民伟大惊。
cào!我何止认识他们?后世很多人上大学的时候,大学里面的图书馆都不是叫“逸夫图书馆”么,后世很多的小姑娘,看TVB的电视剧,哭得稀里哗啦的,还都不是拜这四个人所赐。
香港电影,黎民伟算是祖师,但是真正把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娱乐中心的,则是眼前的这四个人邵氏四兄弟
后世,估计没有人不知道邵逸夫,没有人不知道TVB,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邵氏四兄弟同样是中国电影的先驱。
这四兄弟,就如同好莱坞的华纳兄弟一个样子,而且发家的道路几乎都差不多。可以说他们的电影公司就是中国的华纳兄弟。
老大邵醉翁,原来就是个商人,在上海、天津和宁bō等地做生意,亏得一塌糊涂,实在不行,就和人合伙,搞了一个剧社,演一些文明戏,收获甚微。历史上,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孤儿救祖记》拍摄之后,大获成功,就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决定利用自己的戏班班底,开始拍摄电影。
1925年,邵氏兄弟在删改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这家公司,随后成长为中国电影节可以和明星电影公司抗衡的电影大鳄而在分工上,这四兄弟绝对是缺一不可,邵醉翁担任总经理和导演,邵邨人担任制片和编剧,至于邵仁枚和邵逸夫,则是专攻影院发行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南洋市场。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天一影片公司很快就崛起。邵醉翁是个极有头脑的人,看到了发行这一块的力量,下大力气在全国建立院线系统,成为历史上发行力量最大的公司,最后连明星电影公司都得看他们的脸sè行事,天一影片公司也因此成为明星电影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
至于后来,因为战争,天一影片公司大受影响,随着几个哥哥的相继历史,这个事业就被邵逸夫担了下来,于是就有了香港的那个娱乐帝国,那个名震天下的TVB。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前的这四兄弟,老大邵醉翁也不过三十出头,老小邵逸夫,只不过是十**岁的生瓜蛋子。
不过邵逸夫马上就要成了我的跟班,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
第一更送上,洗个澡,马上去超市,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