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忧(2/2)
“朝廷百官都已经准备弹劾锦衣卫你们就不能想办法自救难道还想让皇上替你们分忧不成?”张信责斥说道一脸恨铁不成钢地模样。
“卑职不敢。”经常都说要为皇上分忧现在倒过来说两人可不敢承受这个罪名而且还对张信的斥责没有任何异样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知张侍读可有对策?”久不作声的6松询问道这件事情怎么说也与自己息息相关6松也不能再作壁上观。
“谈不上对策只不过有一点心得而已。”张信胸有成竹的说道让其他几人心里安定许多在不知不觉中几人心里已经认为张信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想来朝廷御史弹劾锦衣卫无非是军纪军政败坏营中存在占役、虚冒及舞弊的行为其他事情决然不敢提及。”张信分析道这是毫无疑问地。锦衣卫的行事都是遵照皇帝的旨意执行如果在这方面作文章那岂不是在说皇帝的不是。御史言官就算有这个胆量也没有多少大臣会支持。
“张侍读占役虚冒的事情在京城各大营卫中屡见不鲜也不只是我们锦衣卫而已。”虽然赞同张信地意见但陈寅还是忍为自己辩解起来。
明朝的军事机构几经调整、变革才固定下来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和都指挥使司卫所军是明朝的常备军按卫、所两级进行编制。
卫所军士别立户籍称军籍民户有一丁被垛为军他地一家便永远充军住在被指定地卫所在卫军士除本身为正军外其子弟称为余丁或军余将校地子弟称为舍人。壮丁死亡或老病便由次丁或余丁替代如果卫所军士一家已全部死亡。那就必须到原籍勾取族人顶丁这便是所谓的勾军而执行此项公务地称清军官所以清军与勾军经常并提简称为清勾勾军随之形成制度。
然而。清军、勾军制度的实施非但不能足军反而扰害百姓弊端百出明代军士地位十分低下人耻为军成为当时人的普遍认识明中期以后军士地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卫所军士逃匿日多。
面对这种情况。卫所的长官也没有办法。为不不让皇帝怪罪只好找人来滥竽充数。所以占役虚冒军职的事情才越来越多屡禁不止况且这种事情在军中早已经习以为常受到这样的指责陈寅与王佐觉得非常冤枉。
“正是如此文官们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以除弊政为借口裁革锦衣卫。”张信淡然说道:“而且可以让天下人信服。”
就是光明正大的报复锦衣卫锦衣卫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皇帝也没有道理会拒绝。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陈寅期待的看向张信希望能从他那得到答案。
“马上把占役虚冒军职的人全部整理一份名单然后上疏给皇上尽述锦衣卫之弊请皇上圣裁。”张信微笑道:“抢夺先机莫要等到朝廷言官的弹劾到那个时候事情就由不得你们自己做主了。”
“张侍读地意思是弃车保帅?”王佐小心翼翼的求证道。
“这话不对。”张信摇头说道:“应该是说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你们两人认识到锦衣卫存在地问题决心革故鼎新肃清锦衣卫内部的某些弊端为皇上分忧你们要记住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圣明没有你们什么事情。”
紫禁城太和殿朝会
“孙大人清庄田之事进行得如何了?”朱厚正在认真的处理公务。
“启禀皇上四府各州县的长官都已经派人开始调查侵占庄田之事各地的农户也纷纷到当地官府备案再过不久各地府衙就可以把名单汇报与户部到那个时候臣即可安排把庄田归还当地农户。”户部尚书孙交恭敬地回答。
“此事关及四府数万百姓生计孙大人可要谨慎行事切莫疏忽大意。”朱厚点头说道:“清量庄田之人可曾派出?”
朱厚听取张信的意见不相信各地官府的测量数据要孙交从户部派遣专人到各地负责清丈田地的面积免得有人借机弄虚作假从中获取私利。
“昨天已经出想必现在已经到达地方再过两三日就可返回。”孙交知道这位皇帝可不是轻易可以糊弄过去的对官员底下的那点伎俩了解得这么清楚肯定是有人在后面支招自然不敢有所松懈。
“清量田地一定要用官尺不能用民间的尺寸。”朱厚淡淡说道官员欺上瞒下的手段张信虽然没有见过但也非常清楚早就提醒朱厚要防得这点。
“臣明白。”孙交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连忙回复道:“臣退朝之后即刻通知各地清量官员免得他们疏忽。”
“清量庄田之事不用操之过急待各地地丈量官员完成任务后再让他们互相调换测量之地如此再三确认无误之后再向朕汇报。”朱厚这话让孙交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们皇帝真是英明之极连忙答应下来反正又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孙交才不会在意手下官员地辛苦麻烦。
“有本紧奏无本退朝。”处理完这事后在朱厚的示意下值班太监唱喝道尾音拉得长长地似乎是怕大殿上的百官听不到。
“启禀皇上臣有本。”御史卢琼上前道。
朝中官员精神一振刚才皇帝勤政爱民询问孙交的都是民间琐事让官员们觉得昏昏欲睡现在有御史出来说话肯定是要3奏某人或者某事这才下可有热闹看了某些官员心思开始活络起来看看该是出言相助或趁机落井下石。
“卢御史有事可直言。”朱厚清声说道用眼角的余光望向杨廷和现他还是如以前一样在那闭上养神似乎在大殿生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臣参奏锦衣卫……。”
正如张信所料卢琼弹劾锦衣卫的理由就是占役、冒滥军校之事繁多各级卫所千户百户除了6松之外每个人都被参奏了贪污枉法欺压平民百姓欺上压下目无君上反正只要皇帝认同其中一条锦衣卫肯定不好过。
“那依卢御史之意该如何处置锦衣卫?”朱厚认真的听完卢琼的述说沉吟片刻之后询问说道。
“锦衣卫行事如此嚣张跋扈臣认为应该予以肃整。”卢琼毫不犹豫的说道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显然是认为皇帝接受自己的进谏准备对锦衣卫动手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以后自己在同僚百官及民间之中的声望岂不是广为流传。
“臣赞成卢大人之意。”
看到朱厚似乎有意向赞成卢琼的进谏有些官员自然而然的附和起来虽然不是起之人起码还可以搏个清名之声官员们当然知道怎么样做。
“诸位学士你们觉得如何?”看到群情鼎沸场面朱厚似乎不知如何处理征求起内阁大学士的意见来。
“臣也赞同卢御史之言请皇上下令整顿锦衣卫。”耿直的毛纪毫不犹豫的说道。
“臣也附议。”蒋冕恭敬表自己的意见反正这事情都是他们几个内阁大臣授意的当然没有理由表示反对朱厚直接略过沉默不语的袁宗皋清声询问道:“那杨辅可有不同意见?”
“卢琼之言臣也认可。”一直闭目的杨廷和睁开眼睛与朱厚对视一息之后垂恭敬的说道。
“诸位卿家认为呢?”朱厚询问道语气依然如故让人摸不清楚皇帝的心思。
“臣等并无异议。”看到几位大学士都同意百官当然明白该做什么选择异口同声的颂唱说道而且京城的其他卫所武官也没有一人出来为锦衣卫说话从这可以看出锦衣卫做人做事有多么失败。
“诸位卿家如此关心京师城卫之事朕甚欣慰之。”朱厚平淡说道:“但是锦衣卫之事就不用各位卿家多加费心了。”锦衣卫虽然是由皇帝亲自直辖的但也属于京城防守力量的一环朱厚这样说也没有什么错。
“皇上……。”听到朱厚这话群臣面面相觑以为朱厚不同意卢琼的提议毛纪更是上前一步准备直言以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