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中华再起 > (59)欣欣向荣

(59)欣欣向荣(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可汗 懒仙 千宋 凡人修仙传 江山美人志 黑道疯子 黑道太子 都市至尊 都市之逍遥逆乱 九阴九阳之阴阳神功

淮军现在战斗部队不过一万七千人各种口径的火炮已经接近百门这样的火力输出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在当时地欧洲列强中不论是拿破仑的法国还是后来的普鲁士与英国张华轩地火炮配置都已经过了列强军队的一倍。而新铸的大炮还在源源不断的出产这样无疑将会使张华轩的淮军的火力输出达到极为可怖的地步。

如果用来与清廷的那些腐朽军队做战目前的火力输出已经足够强大而到了几年之后的与英法这两个当时的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张华轩却是殊无把握。击败对方一次进攻可能不是难事如果对方执意要在中国扩大利益而扩大战争规模那便只有在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事到临头时全无畏惧。

火炮的出产顺利炮弹与子弹等辅助物品也是生产

有条已经步入正轨倒是火枪的出产远比大炮要难经在后招募的洋技师的带动下每月能够仿制上百支枪支不过以整个技术力量与投入来说这样的产量显然远远不能教人满意。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除了那些来自欧洲的洋技师外当时整个中国都找不到几个合格的铸枪匠人他们多半手艺粗糙居然还有不少人家是从明朝末年传下来的家传手艺还讲究一个传媳不传女绝不外传的绝活手艺。可就是这些手艺历经百年传承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比当年远远退步而造枪这样的细腻活计却不是短期内能够凭着教导就能迅改进的张华轩视察过几次却也只得罢了只是叮嘱阎敬铭等人不论火枪这边需要什么物资或是银两都绝计不可拖延那些洋人技师的待遇也是一涨再涨却也是无法可想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也只得百般忍耐。

时光荏而过很快就到了旧历新年到了年底这一年淮安的兴旺程度却又远远过了旧年。

淮军的规模扩大整个淮系集团的规模也是扩大。不夸张的说张华轩手里的淮系力量已经有了后世北洋集团的影子。只是不论是工业化还是军队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已经建立起来的6军参谋本部制度规范化的军队奖励与处罚制度正式的公文报备往来与军队公务后勤制度这些都已经远远过了几十年后才形成规模的北洋集团。

而在工业化上张华轩以完全私人筹集资金创建工厂的办法却又比李鸿章等人用半官办官私营的制度建起的那些造船厂与江南制造局等军工厂要高明许多它因为是纯粹的私人营建在管理制度上完全采取西法在流水线作业与成本控制以及灵活的产销办法与网络奖核处罚制度不论是哪一条哪一款都比北洋与洋务派们搞的那些暮气沉沉的工厂要强过百倍。

至于人才的储备虽然顶尖的在历史上知名的人才淮系集团还不如北洋不过在选拔制度与任用制度上却是尽可能的公平公正而因为顶尖人才的不足就促使张华轩在中下层人才的储备上更加用心也更多的投入了精力。

由淮军来说一个拥有法国步兵与英国海军退役军官组成的教官团而建立起的淮军讲武堂已经在年前正式招入了三百名第一期学员因为学制与功用与求是学堂不同讲武堂只求效率与功效删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文史哲学课程用张华轩的话来说一个军人的不仅要生活简单连思想也要简单。

当然思想简单不是思维简单第一期进入讲武堂的全是淮军内部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下级军官与士兵在前一年多的军队内部培训中觉他们不仅是学习文化课程快而且也多是思维方式灵活视界开扩之辈。让他们进讲武堂学习学习的当然不是那些简单的士兵教程而是各种实用的步兵与炮兵战例讲解各种器械在战场的使用各种队形在战场上的灵活变化世界各国进入火器时代后的经典战例除此之外便是学习战场指挥等细则要知道就是在几十年后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日本学习自西方的那些步兵操典细则日本教官虽然受聘用在讲课时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保留光是子弹盒在战场上的用法就有很多细节上的技巧有一个日本教官如实教导回国后就被天皇赐死而张华轩的淮军在此时此刻学习的却是一点儿也不落后于西方的纯粹的先进战术等两年制的讲武堂毕业之后张华轩的军中就立刻多出几百名优秀的不落后于西方列强的步兵与炮兵军官!

至于普通人才的培养则有正在兴建眼看就要完工的求是大学堂由中西兼备的多用型人才课程有学习纯粹西方科学体系的技师与科学家型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有中高级的技师培训这样一来在几年之后在淮安大地就可以拥有相当数理的优秀的多方面人才。

这样的人才作养与使用方式却是几十年后的李鸿章甚至是民国也无法做到的于那些暮气深沉的官僚学校或机构不同在淮安与苏北在张华轩的手中未来将来涌现出大量的具有开放视野与学识的完全的现代人才!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