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恐惧流言(2/2)
在淮安看到的一切都让他隐约觉得张华轩固然是北与淮北地能员他的淮军部下也确实是天下一等一地精锐不论是对起义造反的农民军或是如张华轩所说将来要对抗那些野心勃勃要来侵犯中国利益的洋人前者是绰绰有余后者想来也并不如何吃力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与这样一支军队如果把野心和能力对向原本效忠的清廷这样的后果沈葆不寒而栗。
对张华轩的能力与手腕沈葆想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操、莽耳。
如果对方当真是有异志那自己该怎么办自己帮着打理操持的求是大学堂又该如何?沈葆想不愿想也不敢想。
身为一个官宦世家出身的前任翰林而清廷的统治也并没有到后世立宪失败后失去了全天下人的信任之前让他现在就一门心思帮助张华轩造反篡清这原本就不切乎实际。
张华轩明白这一点所以也不为已甚当下也不再提及此事只是将沈想延请入自己的内书房丁宝与翁同书等人早就在内见到沈前来各人自然立刻起身相迎一时间房内倒是喜气洋洋有点儿年节的味道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张华轩总算在军队之外也凑出了一点班底出来。与翁家的亲事想必沈葆已经与翁同书提起过而翁同书如常来拜访与自己相谈甚欢想必是对这一门亲事已经肯将来两人便是郎舅之亲。翁家是常熟世家在当地家大业大太平军兴常熟等苏南富庶之地并没有失陷于敌手翁家次子翁同爵去年没有赴任一直在家中照料家小而今年翁同爵上任翁同书又是长子在战乱之时长子对弟妹的婚姻有着临时的决断权只要翁同书答应这一门亲事算是做准了的……不过张华轩料定翁同书在表面答应的同时还要飞书快马到北京请示翁心存而以他对翁心存性格脾气的了解想必此老也会答应这一门让两家都锦上添花的亲事。
翁同书这一层亲戚关系全并不能把翁家绑在他淮军的战车上而其余如丁宝之类的幕僚目前也只是忠于清朝顺带着顺于张华轩罢了。想到这一点张华轩却是有点沮丧。
不可否认沈葆刚刚的那一点子提醒也好敲打也罢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他的心情。他对自己张致收罗来的这些幕僚都很信任也知道各自的脾气秉性同时也相信他们的能力与操守而就是这一些汉人士大夫们在这个时候对蛮夷的清朝还有着不可思议的忠心这一点才是让张华轩非常不爽与郁闷的。
当下却是不便提及此事却也只得打点起精神来与沈葆等人说笑寒暄年末无事淮军暂且也没有大仗可打天京急不可下朝廷也是知道断然没有逼着张华轩现在就去攻打天京江南江北两个大营加上浙江与苏南驻兵接近十万人的大军围在天京四周却是根本没有人敢于向天京动手而据张华轩的记忆就在一两年左右的时间几个太平军年青的优秀将领涌现出来左冲右突借由攻打杭州牵引调动了江南大营的兵力先破杭州再破江南大营近十万清军一朝溃败整个天京包围圈被打破常州与苏州等地也先后失陷最少在这三年左右的阶段太平军在天京事变后短期内并没有丧失它的战斗力反而变的更加强悍起来。在样的前提下张华轩拼尽全力在用来攻城的重型火炮没有攒到一定数目之前是完全没有可能攻破天京的。而除了天京方向也只有庐州战事可以用来做文章不过庐州一带已经集结了太平军的重兵在太平军西征军主力南下之前张华轩也没有兴趣去和石达开等人硬碰。唯一可以打主意的便是淮北的捻子们让捻子们闹到河南与山东甚至是直隶让局面更进一步的恶化下去。
想到这里张华轩微微叹息不论是沈葆等人的忠心的掌握还是对天下大局的把握最少在目前来说都并不算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