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往海州(2/2)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第一大城市而且是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小日本的东京和南洋诸国根本就没得比亚洲金融中心与贸易中心同时也是工业中心无数的中国人中的商业天才与欧美各国的淘金者来到上海携手一起把上海打造成了一个充满魔力的远东大城市。
现在因为张华轩的作用上海的地位已经隐隐然被取代而淮安虽然是南北要冲就中国人的角度来说它处在一个交通要道的正中漕运总督都设在淮安它的地理位置当然也是极佳。
不过就一个国际化的转口贸易城市来说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工业中心的淮安却并不适合它毕竟地处内6相对于中国本土来说的地理优势一旦等整个中国融入西方世界贸易体系之后等中国由一个传统的内6国家往海洋国家展时淮安的展必定会受到桎梏不能说会停滞不前不过比海港城市来说淮安显然负担不起那样重大的责任。
不过这些向着眼前这些刚刚开眼看世界的儒生们来说显然不是对方现在的水平能够理解的。
当下张华轩也不多说只是向着诸人道:“徐州的矿脉极多将来还可能会开安徽与江南的铜矿与铁矿这样一来用驴马运输成本过多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现在徐州的出产已经将淮安的运输能力消耗怠尽很多小股的买卖都是买家自己上门购买如果想扩大开矿的数字让矿产翻番然后行销大清全国就得有一个距离徐州很近的港口这样一算海州显然是最适合不过的。徐州的矿产运到海州就很近了而海运可比6运或是河运都方便许多。”
他这些话全是典型的商家算盘运营的思维方式眼看着很多儒生都面露不已为然之色张华轩知道他们必定在腹诽自己太讲利润有失大臣体统。事实上这些人对淮安改革的有限支持还是因为张华轩展了地方经济土改又照顾到了普通的农民的利益所以在官绅士大夫和儒生中间才会得到有限的支持。
当下换过一种口吻又道:“海运较之河运要俭省不少人力也使得耗费大为减少。海州的海运弄好了不但徐州的矿产容易运出来就是国家两百年来的漕运也能改上一改漕运每年要用数十万民夫耗费钱粮无数一改海运百姓农人可以减轻不少的负担光这一点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番话出来确实使得不少人对他改容相向不过还是有人质疑道:“如果改漕运为海运那原本的几十万靠漕运为生的人又怎么办他们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这个观点立刻就使得不少人面露赞许之色事实上在清朝修建铁路也有不少人并不相信那种会伤风水的鬼话不过铁运一出就会影响不少人的饭碗这在士大夫和儒生中间就有不小的市场。
张华轩哭笑不得这一路上他已经算是把这些人当做可造之才所以总是抽出时间来与这些儒生们聊天反正淮安到海州虽然算近也要走个两三天时间足够他灌输不少东西只是这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实在太受局限有的莫名其妙的想法在后世看来很荒谬不过在这个时代却很有市场。
“如果你家里养了一头牛用来耕地然后又有更好的工具替代它你不会因为牛的原因而拒绝使用?”
刚刚提问的人满脸警惕想了半天后才回答道:“不会如果有比牛力更好的东西当然会照样使用。因为牛可以再去做别的事比如拉车。”
他回答完后就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张华轩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在刚刚的一问一答之间却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