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苦难(2/2)
“小林”的祖父和父亲便是倒在了日本军警的警棍之下,理由是违反了那莫须有的《宵禁条例》,得知噩耗之后,“小林”的祖母从停靠渔船的码头跳入了海
凭借着军队和警察这些暴力机器,日本殖民政府终于成功的将台湾变成了一座在枪口和刺刀下俯的岛屿,之后他们便开始了对台湾的经济掠夺
日本一直都将台湾看作原料来源地,只知道索取,却从来没有给予。日本对台湾的经济政策是“工业日本,农业台湾”,让台湾来支持日本工业,完全为日本服务,此政策让台湾完全作为日本本国经济和对外战争的农业基地,几乎没有工业设施。
日本殖民者先将台湾山野田地收归官有,其次就是把持主要农作物专卖权。895年,殖民政府先施行“官有林野取缔规则”,97%的林地变成了日本殖民者官产。年后,殖民当局成立了“临时土地调查局”,接连颁布“台湾地籍令”、“土地调查规划”、“土地征收规则”、“土地登记规则”,这些政策使台湾土地的/4收归殖民当局手。土地在统治者手的高度集,使大量的台湾农民破产、逃亡。
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实行专卖制度,扼住了台湾经济的咽喉,为日本国内赚取了高额利润。日本不仅对大米、蔗糖、樟脑等主要农作物实行专卖,甚至食盐、烟、酒、火柴等生活必需品也实行专卖。殖民当局还把在日本国内禁止吸食的鸦片在台湾进行销售,毒害台湾人民。
台湾地处y热带,物产丰富,仅樟脑产量就占世界产量的7o%,同时盛产大米、蔗糖。比如大米,9oo年每年输往日本的大米有4oo公吨,占当年台湾米生产总量的46%,粮食的大量输出造成岛内粮食严重缺乏,因而被称为“饥饿输出”,大量的台湾人生活在饥寒交迫之。
日本人不但爱吃大米,也爱吃糖,台湾的蔗糖是日本必须掠夺的资源。日本殖民当局规定,蔗农生产的甘蔗只能卖给当地日本控制的制糖会社,这项规定的出台也就意味着日本会社可以随意的制定收购价格,最后所有在台的日本会社赚的是盆满钵满,台湾的蔗农却变成了贫民
97年以后,为了全面控制台湾地区,日本当局推出了臭名昭著的“皇民化”运动,与东北沦陷区政策如出一辙。皇民化运动的目的在于把台湾人同化成优等的日本人,让台湾与华明一刀两断,全心全意为日本国服务。
皇民化具体体现在教育、宗教、语言字、思想、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奴化体系。
殖民当局在教育上推行差别教育和普及日语。日本小孩、台湾小孩和高山地区原住民小孩上的是区别明显的学校,在学校强制进行日语教育,并且控制台湾人接受等、高等教育的人数。
98年成立的帝国大学(台湾大学),4o年代日籍学生占8.8%,而国学生则只有8.9%。教学内容多以传播日本殖民化为主,培养大日本臣民思想,涉及国的历史、思想、化的内容均被排挤在外,殖民当局意图从根上切除华民族化的影响。
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日本殖民当局继而又抛出了的所谓的“以台制台、以台治台”的管理政策。
波田支队的前身“台湾守备部队”便是这种政策下的产物,为了维护日本人在台湾的统治,东京用很短的时间便决定了要组建了这支由台湾人组成的“打手部队”,并且将他们的编制渐渐由最初一个大队扩大成了一个旅团
“小林”在“台湾守备部队”扩遍的过程“有幸”被管理渔船码头的日本警察相拖下了渔船,他的母亲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在台湾重演了祖上被“拉丁”的命运,这个已经失去了父亲和丈夫的女人没能再次经受住失去儿子的打击,在“小林”被日本军警拉走后的当天晚上便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以说日本人在台湾的殖民史就是“小林”一家的血泪史但是在暗无天日的台湾,“小林”不可能有复仇的机会他只能等
终于,波田支队奉天皇的命令由台湾开赴华战场,来到台湾旅团之后又受尽了日本军官欺凌的“小林”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
但是**队在安庆的变现却让“小林”失望了,“小林”没有想到他的同胞作战能力居然会如此低下一整个集团军的**队竟被波田支队的前卫部队轻易击溃,最后还丢掉了安庆
从那天开始,“小林”便陷入了痛苦之,他变得更加不爱说话,更加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