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关羽读《春秋》得来历(2/2)
杨军狠狠地瞪了张飞一眼冲着张飞说道:“我这是在劝你大哥呢。不懂就别插嘴!”
“哦。”张飞委屈的闭嘴退在一旁。
刘明看的好笑心想:历史的真相真是莫名其妙呀。象张飞这样一个莽撞的人竟如此的尊敬老人敬戴士林之人以至于被杨军这个老头克的死死的真想不到呀这要是自己回到现代说出来谁信呀?而且历史上那么高傲的关羽被自己、杨军和张飞熏陶的也会开玩笑了就算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这也应是二弟真性情的流露吧!二弟本来就是一个热心肠豪爽义气的汉子;要不也不会帮无关的百姓出头以至杀了人亡命江湖。可见原本历史上二弟跟了那喜怒不行于色的刘皇叔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憋屈。对了刘备哪里去了?自己在涿郡建了分院怎么都没现他呢?
刘明正在这里胡思乱想那边关羽看刘明神游物外现在目光又聚到了自己身上知道大哥又走神了连忙提醒刘明道:“大哥我们还等着你拿主意呢。”
“哦。”刘明恍然回过神来扭头对张飞说道:“三弟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好好的给我讲讲?”
“主公!”杨军在一旁惦着制止。
“杨老等一下先让翼德说完。”刘明止住了杨军。
杨军无奈的退到一旁。
张飞兴高采烈的说道:“大哥刚才杨老那句话是错的。我的师傅教我读书之时曾经教过那句话原文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说真正的君子、大丈夫决不是心胸狭小和狠毒之人而是那种胸怀开阔容忍大度的人。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老子《道德经》上也有:曲则全枉则直注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他们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刘明听完心中豁然开朗:是呀!事之万物有容乃大。自己又怎能为了别人的只言片语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如果一个人为了目的都不折手段了那他本身做这件事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又怎么会真的做好?确实历史上那些成大事的都是一些心狠手辣之辈可是也正是如此才导致成就大事之后只是换汤不换药。怪不得中国那么多年来统治的王朝都是开始好一些后来越来越腐朽还产生了那么多的**分子感情全都是歪曲原意。可想而知心狠手辣的歹徒建立起来的王朝又能好到那去?
就在刘明感慨之时关羽在一旁佩服得说道:“三弟你懂得真多都是那学的?”
张飞脱口答道:“都是我那原来的老师教的。这些在《诗经》《论语》《大学》《道德经》上都有。二哥您要是乐意学我那还有一卷《春秋》回头我给您送去。”
关羽连声称谢。
刘明呆立一旁感情关羽读《春秋》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