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人贩子刘明(1/2)
严格说起来刘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是这人不就怕羁勒吗?结果刘明还就真被逼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刘明刚知道皇甫嵩要杀黄巾俘虏之时还天真地以为只要向皇甫嵩说明这些黄巾小卒只是受黄巾邪教的蒙蔽或是裹挟都是一群可怜人罪不致死。皇甫嵩就必定会放过这些黄巾俘虏。
谁知道!当刘明苦口婆心的劝告皇甫嵩后竟然遭到皇甫嵩的质疑!
皇甫嵩言道:“汉光何来此言?乱世用重典!古之名言!今黄巾贼子作乱当尽屠之以为世人戒!岂可轻易放去以为后人效尤!”
曹操也在一旁赞成皇甫嵩的言道:“皇甫将军所言极是!如若放过这些黄巾叛党不仅难以教化愚民而且难免招致朝廷的非议!何况那些俘虏之中难免有些黄巾邪教的顽固分子!似这等的刁民我们宁可错杀一万也绝不可错放一个!”曹操说完打量了刘明一下心说:没想到这刘明竟是一个仁慈迂腐之人!自己倒是高估了他!
刘明被皇甫嵩和曹操二人接连挤兑得无话可说可刘明的脑海里却飞快的想着自己知道的关于俘虏方面的处理办法!什么日内瓦条约善待俘虏等等的肯定是不行了!
终于!刘明在保证这些黄巾俘虏活下去的前提下想出了一个有点损的办法。当然这个办法甚至可以说是有点馊!
当下刘明对皇甫嵩和曹操二人的说法笑而不答并由开始的小笑逐渐演变成大笑!直笑得皇甫嵩和曹操二人有点毛不知刘明为何笑?难道自己刚才所说得有什么漏洞不成?要不这个刘明怎会如此笑?不过二人细思之下觉得自己没说错什么。可是二人又觉得那刘明自见面以来一直不负他的盛名几次战斗都显现出了刘明得才华。刘明绝不会无故笑!
皇甫嵩和曹操这两人对此大惑不解有点处于混乱当中!还是皇甫嵩先沉不住气了仗着自己比刘明得官职大故作不悦的道:“汉光笑从何来?莫非我等有什么不对之处?若是如此汉光敬请明言。”
曹操也在一旁帮腔道:“正是此理!汉光兄有话不妨明说。也让我等明白明白。”
那关羽和张飞从来都是不离刘明左右的此时当然也在刘明身旁。先前关张二人看刘明为黄巾俘虏求情关张二人虽然不太认同可是他们和刘明触得久了深知刘明地为人也知道这是刘明的天性使然!对刘明这种仁爱之心的高贵品质还是从心里赞赏的敬佩的。毕竟人们对高尚、美好的东西还是向往的虽不见得自己会去做可是除了变态还是没人会认为这样是不好的!
当皇甫嵩和曹操拒绝刘明得请求之时关张二人倒还不怎么得可是后来皇甫嵩和曹操对刘明得质问着实让关张二人大为恼火可是埃于自己的官职和大哥刘明并没有话关羽止住了张飞的冲动。只是做好了准备凑人的提前量。
可是当刘明大笑起来关张二人立马就松懈下来了。
张飞还冲关羽使了个眼神意思是:二哥听见了没有?大哥这回可又这样笑了皇甫嵩他们就盯着挨说吧!
关羽也回了张飞一个肯定的眼神!那意思:这还用说我们就等着瞧好吧。
关张二人互视一眼微笑着准备看戏。
要说刘明遇到说不过别人之时往往会先大笑不止这习惯那是在看了现代一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老先生写的《鹿鼎记》之后养成的!
刘明看了此书中对韦小宝胡诌功夫的描写大受启迪!并试验了书中所描写的:当遇到难以辩白的之事时先以大笑乱对方阵脚再乘对方自我怀疑之时组织逻辑关系和语言并伺机说服对方。
而实验后此方法可以说是效果极佳!刘明是屡屡得手!这习惯也就养成了到了后来和杨军斗嘴之时刘明更是用此法连连得手!而关羽和张飞在一旁听得多了都养成习惯了只要刘明一这样笑那就是离刘明快得手不远了。所以才准备看白戏!
刘明见皇甫嵩和曹操都乱了阵脚也不是那么自信了。这才止住了笑声淡然的道:“汉光不才以为二位皆是智谋深远之士!不成想倒是我看错了二位。”
曹操闻此言目光好似一紧。可是随之就看不出什么来了。对此言好似无动于衷。
可皇甫嵩就真的有点不高兴了沉声说道:“刘将军何出此言?”
刘明把这一切看到眼里慢条斯理的说道:“墨子云:凡人之行事不出利义二字。而我等世人行事也都是如此。凡是利人利己者众皆为之!凡利人不利己者贤者为之!凡利己不利人者小人为之!而那损人不利己者恐怕也就只有愚人为之!如今皇甫将军欲屠杀这些降俘乃损人不利己之典范也!我又焉能不笑?”刘明说完暗自得意心说:和杨军这法墨传人触久了自己现在也能引经据典了。
曹操听了刘明的话好像若有所思继续沉默着。
可皇甫嵩就真的恼了!
“嘟!本官处决这些黄巾叛党乃是报效朝廷!也是节省我军所剩不多之军粮!你岂可说我损人而不利己!”皇甫嵩有点恼羞成怒的说。
刘明不慌不忙地说道:“皇甫将军休要生气。我等论事不论人。你可听我慢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