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无奈三国 > 第一百一十二回 夺宝风波

第一百一十二回 夺宝风波(2/2)

目录
好书推荐: 冒牌大将军 少年之烽火岁月 御乐 左道旁门 血战旗 可怜盗贼自传 补天者 网游之猎天下 少年除灵师 雪洗天下

蔡邕笑着点了点头转又对刘明说道:“贤婿大人这《吕氏春秋》可否借老夫抄录一番?”

刘明对此倒不怎么在意既然蔡邕乐意抄给他抄就是了如果自己的小琰琰因为她父亲得偿心愿而高兴的话那对她怀孕的心情是大有好处的。于是刘明就点头同意了并随口说道:“只要岳丈大人高兴尽管取去无妨。”

可刘明这么一说旁边的郭嘉和杨军见刘明这么的好说话不由得都对这本《吕氏春秋》有点心痒了。

杨军抢先说道:“主公这一套的《吕氏春秋》蔡大人也无法同时抄录是不是老朽也可借阅部分进行抄录?”

刘明听杨军说得也有道理既然蔡邕也不可能一次全都抄了而且这杨军老头又喜欢那叫杨军也抄上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刘明刚惦着同意还没来得及说。那郭嘉也开口言道:“主公嘉也慕名此《吕氏春秋》甚久只是一直不曾得以一览全书今有如此机会实在希望主公能借给嘉一观一解嘉之心愿。”

刘明一看郭嘉也来凑热闹心里也觉得挺有趣看来这本书还挺强手的。也罢。反正这本书有那么多册了够他们分的就让他们几个人轮着看好了。

可还没等刘明话蔡邕一看这杨军郭嘉都来分他的书看这要是自己的女婿答应了其他的人也来如此这书可是如何才能看得尽兴?这蔡邕对别的什么倒也不计较可关于书籍音乐等等却绝对的是他的禁区。当下蔡邕不悦的说道:“杨老奉孝你们这是何意?此书我那贤婿大人已经赠给了在下抄录事有先来后到此书当然是我抄录完毕你们再行借阅。所谓君子不夺人之所好。你们如此行径是何道理?”

郭嘉和杨军对视一眼心意相通心中各自说道:这要是先借给了蔡邕抄录这么多的书他得抄到什么时候去。这不是白占着宝书不用浪费吗?

杨军对这蔡邕一笑说道:“伯喈大人此宝书乃是糜氏兄弟献给主公大人的乃是我幽州之宝。此书岂可一人独占?而且你一人双眼双手又怎能同时抄录这许多书籍老朽借取部分进行抄录又有何不可?”

郭嘉也言道:“蔡大人此宝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乃是一本治国之良策如不能明以致用只是沦为观赏岂不是浪费了前人的心血糟踏了此宝书的价值。”

蔡邕被杨军和郭嘉联手说的哑口无言只得在哪里生闷气。

好家伙。刘明一看这还了得。不就是一本破书吗?自己的这几个亲近之人都快掐起来了。刘明连忙劝止道:“诸位。尔等皆是我幽州之重臣岂可为此书而争执此书就先暂放我这。待我把它刊印出来与你们人手一册也就是了。”

杨军、蔡邕、郭嘉三个人一看这回算是得了谁也别想了。可是这三个人又都对刘明所说的刊印大感好奇。

郭嘉问道:“主公何谓刊印?他又怎么会使得我们人手一本《吕氏春秋》呢?”

杨军、蔡邕也使满怀好奇得看这刘明。

刘明这时才现好像自己又说错话了这个时代的纸张才应用不久这印刷术恐怕还没出世呢。不过既然自己已经说出来了那也只能给他们说清楚了稍微的加快一下历史进程应该也没什么吧。就像自己炼铁炼钢做水泥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于是刘明整理了一下思路按照自己所知的关于印刷术方面的知识总结道:“这刊印呢是我刚才偶然想到的既然咱们可以把竹简上的文字转抄到纸张上钉成书册那为什么就不可以把这些文字雕刻成版批量印制书籍呢?”

郭嘉一听眼睛一亮的说道:“主公真是聪慧过人天人转世可以闻一而知三世所罕见。我们既然可以刻制图章印玺盖制公文当然也可把书籍文字雕刻成版印制书籍了。”

杨军也接言道:“果然神妙。我们之前乃是无有纸张一直只能在竹木之上篆刻书籍现在我们既然有了主公所造的纸张当然可以盖制书籍了。”

就连马钧也说道:“主公此法有如叠铸铜钱之法制一模具即可成千上万的铸造铜钱。”

刘明还真没想到这些古人理解起印刷术来竟是如此的快捷不过听郭嘉他们所说这印刷术应该就是在纸张的使用当中根据印章的原理作出来的可现在好像郭嘉他们只是想到了雕版印刷自己可记得最后应该是活字印刷改变了文明的进程成了我国的四大明之一自己是不是应该再指点一下呢?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