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回 进京(2/2)
不多时郭嘉一脸兴奋的拿了一张纸条递给刘明说道:“主公您看。厚德给咱们来信了。先皇驾崩了。现在是新皇登基。这天下可离乱世不远了。”
刘明随便得看了一眼厚德来得这份密报。抬头向郭嘉问道:“奉孝。你对这份密报有何评价?”
郭嘉这几年又长大了几岁人长的是更加的风流倜傥了。而那智谋也是更加得圆滑周密了。郭嘉闻刘明所言笑着答道:“主公。若咱们只是单看这份密报的话。那咱们原先的策划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了。咱们原本是打算让先皇改立皇子协为太子然后蛊惑何进谋反。可如今这先皇却提前驾崩了。那何进联合满朝的文武拥立新君登基。已经占了朝廷的大义。所以咱们的策划是彻底的失败了。可这事要是细思之那何进并无王佐之材现今窃据高位而现在各地的诸侯又全都拥兵自重。这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如此的动荡之际必有不安于现状者。只要他们率先而起。这天下的动乱之世马上就要来到。主公此时就应该集结兵马。等到有人谋乱之时咱们也割据一方而后图谋天下。如若实在没人作乱咱们也可以让那张燕投靠一方的势力帮着他作乱。可是那样的话。咱们却又损失了一路的兵马。颇为可惜。不过以嘉之愚见。应不至于此。这时不过半载。必定有天时出现。”
刘明听郭嘉所言深感佩服这郭嘉果然有远见。别的不说光那董卓就够那何进受的。
几日后郭嘉再次从情报人员那里得知京师坊间流传何进弑帝鸩杀董后。连忙又告之刘明。二人一商议觉得这虽然是个借口但不适合刘明率先前去。应静待他人以此出头之后再来渔人得利。
十余日后那先皇刘宏的传旨官终于把那封密旨给刘明带来了。
蔡邕等人一见大喜。那蔡邕立马向刘明进言道:“主公如今咱们有先皇遗诏在手那何进必是谋逆无疑。咱们正好可以兴义师清君侧再立天子。大事可图也。”
刘明听了不觉意动。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可就在刘明的心动的时候那杨军及时的进言道:“不可。我等起义师之后虽可把那何进剿灭。可如此一来主公也就成了众弩之的了。如主公只是一心为了帮那腐朽的朝廷残喘虽然可一时位及人臣。不过如此一来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而当那天子年长之时收回皇权主公恐也难逃功高震主之祸。到那时悔之晚矣。可主公如若清君侧之后再行那王莽之事则清君侧等均动也必成笑谈。主公也必被后世定位汉贼无疑。到时候天下人共讨之。主公虽然是兵强马壮恐也难逃那灭顶之灾。”
刘明听了杨军的这一番话激灵灵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这回杨军是把自己有图谋天下的意图全都挑明了来说了。这要是自己的那些手下知道自己有反意那还不得乱了套。杨军这个老头怎么能把这事在这说出来。刘明连忙向左右看了一眼。
不过这刘明不看还好一看之后刘明更郁闷了。只见坐在两旁的那些自己的属下家臣一个个都是心安理得理应如此的样子全没把杨军说的那些造反的言论放在心里。刘明一看就明白敢情这帮人都知道都惦着反就自己一个人还蒙在鼓里模棱两可的。
而杨军一看刘明这举动也知道刘明是想得什么了。心里暗自得意:主公啊主公。虽然这次老朽是急进了一些。有些吓着了主公。可主公您也不想想难道老朽这功曹从事是当假的平日里老朽透露主公乃是要行大事之人那就是在试探这些人的忠诚与否凡是对主公有二心的早就被老朽借故解决了。那还容得他们坐在这里。主公这回是多虑了。
而就在此时那郭嘉也觉得杨军之言有理于是对刘明进言道:“现今主公既有遗诏在此。那何进必是谋逆无疑。如此无需主公费心那何进无谋行此大事早晚必会自乱阵脚自露破绽。到那时各地诸侯凡是有心之人也会纷纷而动。咱们到时再借机举义兵割据一方也不为迟。正可在那各路诸侯心存异心的时候借机壮大。”
此时的刘明已经从那担心自己的属下知道自己有反心的担忧之中解脱出来。在听到郭嘉的建议联想到这要是那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变成了十八路诸侯讨自己那自己不就成了一个冤案了吗?自己还是等董卓出来之后再割据一方吧。
当下刘明采纳杨军和郭嘉等人的建议把遗诏这码事秘而不宣。等待天下动乱的到来。
可没等多久那并州的魏续、侯成就给刘明来信了说是那并州刺史丁原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将令要进京勤王清除张让等宦官。现在那并州刺史丁原令张杨镇守河内;自己带着吕布等一干人等十五万的兵马前往京师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