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回 惊天之秘(2/2)
刘明越想越怒不由得拿眼瞄向了五十六。随口向源义中问道:“你这个五十六也是那些土著人的后代不是咱们华夏的子孙可靠吗?不如本公叫人把他杀了然后再给你安排几个护卫如何?”
源义中立马又诚惶诚恐的向刘明解释了一番。
刘明这才知道这些土著人当中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拥有姓氏的权利只有贵族和王族才能拥有姓氏的权利。而这个五十六的祖先也同样是没有姓氏的是在跟了源义中的祖先之后源义中的祖先觉得他没有姓氏不方便又因为他是大岛上的土著人这才给他取了一个大岛的姓氏。而从此大岛一族也就依附在源氏一族的庇护下成为家臣一族流传了下来。也就是说如果源氏不存在了大岛一族的姓氏根源也就没有了。他们也就不再有姓氏了。又会成为低下的人群。所以大岛一族对源氏一族是无比忠诚的。而这个五十六更是大岛一族的五十六代孙从小就服侍源义中长大的。忠诚上面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而那个五十六也明白了过来指天誓自己会终身侍奉源义中永世不会背叛。自己生是源氏的家臣死是源氏的家鬼。至于那些低下的下贱的邪马台人和他一点的关系也没有!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日能和自己的主人源义中一样成为一个汉朝的子民。
刘明听的他们的表白十分的满意当下表明有机会一定会满足他们的心愿的。随后刘明又奇怪的问源义中为什么他刚才在五十六叽哩哇啦喊的时候不用同样的语言回答而是用半生不熟的中原话呢?
这回源义中的回答同样也令刘明十分的满意。敢情这源义中在离开邪马台之后以身为一个华夏人的自豪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说邪马台话了。只说华夏语言。可惜书籍、文字等等的他还可以从祖先的遗物当中学习可语言对话就只能一天天地说了。他平时也就只能拿五十六练习。可五十六汉话还不如他呢故此他也只能说个半颤子。可是他不管说得再困难他还是照样坚持说汉话因为这是他祖先的语言而且他坚信总有一日他的汉话会说得非常的流畅的。
刘明满意太满意了这个源义中还真的不忘本呀。比一些二鬼子强的太多了。
不过刘明一听说这个源义中会写汉字立马也不想让自己的耳朵遭罪了。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叫这个源义中先回去歇息同时让他在晚上把他离开九州时那些邪马台等国的国力分布写出来。
等源义中走了之后刘明又看看了甘宁送上来的战报战果还不错两万的水军竟然俘虏了公孙度毛四万来的水军只有部分顽抗的水军被甘宁的水军给射杀了。而甘宁水军的损失不过才是小船二百。及部分驾船的水手。那些水手在驾船撞过去之后除了掉在敌军甲板上的必死无疑之外那些落入水中除了正好落在有公孙度的水兵护船的周围也还要拚杀一番之外其他的水兵都基本获救了。那六千奉命撞船的水军最后阵亡了三千六百多人。
刘明心里捉摸:甘宁造的这些小船都快成了人体鱼雷了。可是这也是错有错招。要不然甘宁这回可要吃亏了。而且这也不能说甘宁的这种战术不好。甘宁的水军经验那都是在江里面作战得来的江里面能成个二三十人的小船就不小了。而且还可以更加的灵活机动。这要是两边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十几艘的小船登6一艘大船也一样能取得不凡的战果。同时小船还可以灵活的护卫自己的大船。就跟现代的护卫舰似的。按理说这样的战术也不错了。只可惜这样的战术在近海还可以。这要是到了外海上那些小船那经得起多大的风浪。肯定是不行的了。还是得造大船。这个源义中倒不错还有过航海的经验以后让他和甘宁合作肯定是就没问题了。不过在那之前一定要把他的汉话教好了。
翌日源义中给刘明上了一道表。
刘明一看写得还挺详细原来现在的海外诸岛。大致上分为了这几个国家。
對馬國:方可四百餘裏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余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對馬國以漁業爲主但有食米的習慣與九州的農民進行易貨貿易。
一大(支)國:方可三百餘多竹木叢林有三千許家差有田地耕田猶不足亦南北市糴。即今壹岐島農業比對馬國發達漁業仍占較大比重需要通過交易獲取稻米。
末廬國:有四千餘戶濱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見前人。好捕魚鰒水無深淺皆沈沒取之。(即今唐津灣的松浦半島繩紋晚期的菜畑遺址發現水田遺構說明是水稻農耕最早的傳播地之一同時保留著漁民的習俗。)
伊都國:有千餘戶世有王皆統屬女王國郡使往來常所駐。(亦即古代築前之怡土郡從三雲遺址出土大量銅劍、銅矛、漢鏡等其中有8塊玻璃璧有人推測是漢朝所賜的王標。)
奴國: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曾奉貢朝賀。现二萬餘戶盛产青铜器。規模頗大。
邪馬壹(台)國:從奴國向東是擁有“千餘家”的不彌國向南是“五萬餘戶”的投馬國再往南便是女王所居的邪馬台國人口“可七萬餘戶”。
女王統轄的範圍內還有21國足迹所及限於九州北部其南尚有“不屬女王”“男子爲王”的狗奴國;渡海向東還有侏儒國、裸國、黑齒國等。
邪马台现任女王卑彌呼家传阴阳和合神功能事鬼道能惑衆以宗教治国;平日了有男弟佐治國日常政務业委任男性執掌。
男弟之下的中央一級官吏均冠以“大”字。
“大倭”總管經濟貿易:“收租賦有邸閣。國國有市交易有無使大倭監之。”
“大率”負責行政法律:“自女王國以北特置一大率檢察諸國諸國畏憚之。常治伊都國于國中有如刺史。王遣使詣京都、帶方郡、諸韓國及郡使倭國皆臨津搜露傳達文書、賜遺之物、詣女王不得差錯。”
“大夫”出使中國的大使:“自古以來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女王通聘汉朝所派大使均有“大夫”頭銜。
刘明看了之后觉得这个源义中的字写得还不错。可内容就不知道真假了。不过刘明一想那个源义中也没必要骗自己。因此也就随手把这个表彰递给了贾诩。
贾诩看了之后说道:“主公这个表彰没有问题。跟咱们史书上记载的差不多。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o8)咱们大汉出兵灭衛氏(朝鲜)在其地置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后分樂浪南部爲帶方郡。咱们大汉主要就通過樂浪、帶方二郡將勢力擴張到半島南部繼而打開咱们漢倭之間的通道。而咱们在建武中元二年确实也有倭奴國奉使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帝爷賜以印綬。是为‘漢委奴國王’金印。只是主公您要这表彰何用?咱们现在和那公孙度大战在即那蛮荒孤岛有什么好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