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回 恐怖(1/2)
情人节快乐。没有情人来看书的那就从书中找点快乐吧。请支持我的新书。^o^——
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幽州的兵马在前进冀州的兵马也在前进。可率先取得战果的却不是两边正在前进的兵丁。
只见黄忠两箭连测定了一下风向和距离随即黄忠大吼一声:“前举四十弓开满月三箭连射。”
就在黄忠喊完之后驻留不动的弓箭手方阵之中立刻此起彼伏的传荡着黄忠的命令随着弓箭手方阵之中各个尉官的号令。一万名的弓箭手抬起弓箭快的连射三箭。
这些冲天而起的箭支越过了幽州正在前进的兵丁密集的覆盖在了淳于琼的大军头上。
可怜。好可怜。像袁绍等等的诸侯他们军中只有领兵的大将才有铁制的头盔可戴。一般的兵丁也就是有块布头包下脑袋罢了。穿得也不过是号衣。幽身皮甲的那都是小头目一级了。这就更别提头盔了。而且此时这些兵丁又全都是在快的奔跑着准备和对方进行厮杀。哪里有人会注意到头上?再加上淳于琼仓促出兵为了保证士兵在低落的士气下能挥最大的战斗力排列的是密集队形。于是乎悲剧生了。太可怜了。只是这三波的箭雨立马就使原本还算密集整齐的队列变得疏松起来。非常多的士兵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就被从天而落的箭雨钉在了地上。有的是被长箭贯穿了头颅直接钉到了地上有的是被长箭从肩部射穿钉在了地上还有的就是被从天而落得长箭钉穿了脚板钉在了地上。钉穿脚板的应该算是幸运的了。最少他们在此时还活着。不过同样也就属这些幸运者的惨叫声最大其他得那些惨死者已经不出声音来了。而那些幸免遇难的或是只是被流矢划伤以及被射中胳膊、大腿而没被钉在地上的级幸运儿也都被吓傻了。对面的兵丁不也是在往这边跑嘛这些长箭是从哪来的?
当然了这么多的士兵也不是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有头脑灵活的亲眼看见这些长箭飞过来了。可惜这些兵丁在拥挤的队列当中也无处躲闪。只是做了一个明白鬼罢了。
此时淳于琼的这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本能的产生了惊愕、困惑、恐惧、无措。
可这时幽州的铁骑却没有任何得耽搁他们正好经过了慢跑预热现在快的冲刺起来。这支在张辽带领下的铁骑军犹如一把尖刀相仿非常轻松的就插进了淳于琼这支已经变得疏松的队列当中。
恐惧、沮丧等等的恶劣气氛迅的在淳于琼的大军当中蔓延开来。原本淳于琼的这些士兵就被张辽的武艺所折服更为自己乃是不义之师所羞愧此时又目睹了同伴瞬间丧生的惨况这支本来还算是精锐部队的军队瞬间之内决死战斗的信心就被瓦解了。就连淳于琼等人也明白如今残缺的队形也确实禁不起铁骑军正面的冲撞了。于是乎这些淳于琼的兵丁在淳于琼的带领下掉头就跑。
淳于琼大军的败局已成已经无人可以再改写战争的胜负了。看着这一切意料之中的变化刘明巍然而笑。五支迎风飘扬的令旗只动了两面左右侧翼的兵马、以及预备应付突事件的兵马还没动对面的这支部队就溃败了。看来袁绍的兵马训练的时间还是短呀。
看起来差不多了。刘明盘算了一下开口说道:“传令左翼按计划包抄拦截。”
随着刘明地命令。一支蓝色的大旗舞动起来。主战场三里之遥的左翼立即卷起了如烟的征尘。而刘明在说完这最后的一支命令后转身走下了指挥台。准备给出征的将领庆功。
贾诩、典韦也随后走了下来。
要说刘明这座指挥台那也是一个创举。底座是二十多丈高的小土山由刘明工程兵用挖壕沟的土垒起来的。上面又起了一座高十丈长宽各二十丈的指挥台。居高临下那战况是一览无余而且又因为是在大营里垒起来的比以前刘明在战场上指挥不仅清楚了许多能更好的把握战机就连安全性也提高的更多了。再配上刚刚做出来的单孔望远镜就连渤海城内一举一动那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唯一的可惜。就是这种望远镜现在还没法量产。毕竟刘明对光学成像的原理也不懂。这个年代更没人搞得清楚。
不过好在现在刘明炼出来的那些玻璃堆积如山而刘明手下的工匠又多的数不胜数而且他们又有刘明带来的那副眼镜的实物以及刘明似是而非的指导。在浪费了大量的玻璃之后还是搞出来了几个。只是成功率太低了。平均每一万个成品也就有一个成功的。
这也就是刘明的这些玻璃都是自己炼的。而刘明又在糜氏兄弟的建议下为了维持玻璃制品的神秘性和奇货可居性没有进行倾销。造成了大量的玻璃堆积这才浪费的起。
但是刘明在用过了之后唯有一个字表示:值。此时适逢乱世不管是有志之士还普通的豪族现在都是囤积米粮招募庄丁以自保。所以这些奢侈的东西此时根本没用都是卖不出去的。就连老百姓都要镜子没用。那自己还卖镜子干什么。可是每当自己在走关系的时候适当的用一面黄金宝镜当作稀世奇珍送出去走走关系每每能起到震人心弦的作用。这样就值了。尤其现在又做出了望远镜虽然浪费的太多了。可军事意义太重大了。所以刘明坚决的支持糜竺提出来的:不卖!管制!保密!这个三个方针。
此战刘明军队大胜。不过除了一些俘虏之外刘明也没落着什么其它的实惠。毕竟淳于琼是出城作战军需物资什么的都在城里。战场上掉的那些兵器刘明也看不在眼里那些东西也就捡一些有用的铁器进行回炉另造。其它的也就丢了算了。没有什么保留的价值。
淳于琼没抓着。袁绍手下淳于琼这些当将官那可都是有马匹的他们又全是在后面督阵的局势不可挽回的时候淳于琼率先就跑了。刘明的左翼人马根本没堵着。而且渤海城守城的周昂也是一个狠主。淳于琼等人一进城立即就命令紧闭城门收起吊桥。对于那些跟随在淳于琼身后跑回来堵住城门的士兵那就是一通的乱射。杀戮无数。不过城门也因此顺利的关上了。一点的机会也没给刘明他们留。
好在刘明的目的也不在渤海、以及淳于琼的身上。对如此情景也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周昂的作为让那些流落在城外的冀州士兵在知道自己被无情的抛弃了之后伤心之余彻底的放弃了抵抗。让刘明部队在接受俘虏的时候轻松了不少。也便于刘明部队今后的宣传。更是让刘明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