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无奈三国 > 第三百三十回 屠龙手

第三百三十回 屠龙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冒牌大将军 少年之烽火岁月 御乐 左道旁门 血战旗 可怜盗贼自传 补天者 网游之猎天下 少年除灵师 雪洗天下

对于祢衡能够明白过来刘明很是欣慰。而且刘明对于祢衡的工作安排那也是早就想好了的。幽州报社那可是祢衡这种人才大展拳脚的好地方。

当即刘明哈哈大笑道:“祢先生愿意加入我军本公那是求之不得不知祢先生可愿到我的幽州报社屈就担任一个编辑呢?”

祢衡一听大喜虽然祢衡刚来幽州可幽州报社那却是天下皆知的好地方多少才子但求在报社上表一篇文章而费尽了心机如今自己竟能成为一个编辑这真是抬举了自己。祢衡当即谢恩道:“谢过太尉大人。”

不过蔡邕对刘明的这个安排却感到极为的不满。蔡邕那可是幽州报社的主编如今蔡邕的手下即将有祢衡这么一个杠头蔡邕能舒服吗?

蔡邕急忙上前对刘明进言道:“太尉大人我幽州报社人手齐全各报各版均无空缺人手。祢衡要是到了我那无职可做恐怕会委屈了他。还是请太尉大人给祢衡另换一个职务吧。”

蔡邕虽然是因为不满祢衡而向刘明进的言但是蔡邕说的却也不是搪塞之言。

如今的幽州报社名扬天下天下的文人墨客无不以在幽州报社表过文章为荣争相在幽州报社投稿任职而蔡邕他们又抹不过文人之间的面子而且蔡邕他们又有报社展的自主权。以至于现在的幽州报社除了刘明亲点的那几个主要报纸的主编、主评、以及各报社的编内人员之外还添设了许多的其他职务这些职务都是蔡邕他们根据需要各自安排的不再编制内的闲散小职务。

而这些职务虽然不在幽州官员的名册之内可那也是天下文人争抢的职位不仅不需要蔡邕他们薪水甚至倒贴都乐意而幽州报社之下各报社的自由记者自由撰稿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东西写得不好倒贴钱都是不行的。

而后来蔡邕联合杨军更把刘明开办的那些免费学堂之中的优秀弟子放到报社里面进行锻炼更把幽州报社弄得跟幽州的人才培养基地一样如任各个小组的小组长锻炼一下组织管理能力如任一些小编辑锻炼一下文案能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等他们的办事能力增强一些然后再安排到各个基层政府部门任职。如此一来幽州报社的空缺职务更没有了也更紧俏了。

故此蔡邕的幽州报社那真是一点也不缺人而且还是那种闲人太多了的单位。也是刘明如今各部门都人手短缺的大环境下唯一一个人手多到用不了的部门。

对于幽州报社人手富裕的情况刘明当然是清楚得很。原先刘明不加理会那是刘明对于这种既不花钱又能培养人才的手段不用白不用而现在刘明之所以想把祢衡安排在幽州报社那也不是因为幽州报社的人手短缺。而是刘明不想让幽州报社成为一个一言堂。

对于刘明来说社会三大监督机构法制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那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本来刘明早已完善了这三大机构幽州的法制部可以起到法制监督幽州的民情署可以起到社会监督幽州的报社可以起到舆论监督。而且这三大机构运转的也很正常尤其是幽州报社之下的各个报社法制报娱乐报政治报等等百家争鸣那更是精彩不断完美无比。可是自打陈琳来了之后陈琳文笔无双而蔡邕又大加支持以至于现在的各个报纸言论竟有统一言论的趋势。

虽然从政治上来说统一言论引导言论便于民心的控制。这也是刘明当初叫蔡邕组建报社的目的之一但是成为一言堂的报社那却绝对不是刘明所希望的。

刘明希望的是报纸在引导言论的同时畅所欲言启民智监督社会而不是一人言而众口随。但是报纸这种东西那也不是勉强来的蔡邕和陈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只是蔡邕的名声太响了幽州报社的那些文人不是蔡邕的后辈就是蔡邕的弟子而陈琳的文笔又太好了以至于幽州报社没有一人敢质疑蔡邕的言论也没有一个人能在文章上驳倒陈琳长久下来自然而然的那些文人的言论也就都跟着蔡邕陈琳他们的言论走了。

所以刘明才想重用祢衡为幽州报社添一个新血。为陈琳增加一个对手使幽州报社重新百家齐鸣起来。

故此刘明对于蔡邕的提议微微一笑说道:“岳丈大人你幽州报社人员富余那不要紧祢衡到你们那去并不是在已有的各个报社之中担任编辑而是要创刊一个‘报社文章评论专报’专门用来评论咱们报社刊登的那些文章的优劣以及不足之处。而祢衡成立的这个报社既独立于幽州报社之外又受幽州报社领导但不受幽州报社控制。这样也就不会让祢衡无职可做也可替岳丈大人减少一些闲人。”

蔡邕一听更郁闷了什么报社文章评论专报整个就是给自己报社工作挑骨头的这倒好不仅没把那个杠头去掉反都给自己找麻烦了不过蔡邕也听出刘明的态度坚决来了。所以蔡邕也不敢再废话了。

而祢衡更高兴了自己一上来就独挑大梁这太尉大人真是看重自己自己绝对不能辜负太尉大人的重用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干好好好的评论一下那些文章。

好家伙祢衡这么一努力不要紧幽州的报界整个都乱了。

那些文章差一点的轻易都不敢投稿了。虽然投稿之后被刊登很能荣耀一阵子可随之而来的祢衡评论那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而他们先前受到的那点荣耀很快也就荡然无存成为了耻辱的象征。而那些盲从的跟风之作更是不敢露面了露面那就是找骂。祢衡会逐条逐句的指出他们全无新意抄袭跟风的缺点。这些人一下子就会把打为文人的耻辱文章的盗贼。

只有那些娱乐报的文章是祢衡不屑于攻击的版面这才得以幸免遇难并因此更加的兴旺达起来。

而祢衡的大名也因此在幽州快的崛起同时祢衡也吸引了一批与弥衡兴趣相投的文人充实了祢衡的底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