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回 天下乱(2/2)
不过曹操下定决心之后。能稳住的也不过是那些坚定跟随曹操的那些家族和士兵那些朝廷里面原本是冲着汉氏正统来的那些官员那可全都坐不住了。各自纷纷找机会往幽州跑。实在不行。也是暗送信件到幽州表明心迹的。
而与曹操这里差不多混乱的那就是同样得到刘明通告的孙权那里了。
只不过孙权除了有曹操那些苦恼和困惑外更有一个极其气愤地事情。那就是让徐庶跑掉了。而且还让那徐庶把鲁肃给拐跑了。
当日孙权与曹操停战。远在江南的徐庶虽然不知道原因为何可还觉得这件事与自己地主公刘明有关。虽然徐庶不知道主公为什么没有按着计划坐等曹操和孙权两败俱伤。可徐庶在确认这里没有自己什么可挥作用事后。还是毅然向孙权请辞。
而且徐庶上告孙权:“今事已查明吴侯误传乃吴侯为敌对曹操所行之计策。我自当回转幽州为吴侯向太尉大人说明。不过为了澄清此事。吴侯还需派遣一人向太尉大人澄清。只不过事关重大还请吴侯派一能令我家太尉大人信服之人前往。”
当时徐庶说完孙权旁边地诸葛亮就知道徐庶要的就是鲁肃了。可一来诸葛亮早就明白了鲁肃地心思。与鲁肃朋友一场不愿意为难鲁肃。二来曹操退兵。诸葛亮断定与刘明少不了干系诸葛亮正等着刘明与曹操大战。好从中渔利呢。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触怒幽州以至于把战火转移到江南来。
故此诸葛亮当即随水推舟的说道:“主公鲁子敬仁厚君子天下皆知可遣其随徐参谋前往幽州。”
当时孙权一听之下那也就明白了。鲁肃是留不住了可是孙权却也因为顾及刘明的实力忍了。不就是一个鲁肃么。
可如今刘明通告天下孙权明白了曹操退兵是因为这个那却后悔不已。刘明幼子继承大统刘明又有实力又有大义与那个有名无实地刘协不同那绝对没有浑水摸鱼的余地了不是乖乖的受刘明捏把就是要与刘明为敌做一个反叛。而孙权早在西川的那时候就受到诸葛亮与鲁肃的激励那是绝对不能束手待毙就是拼了命那也要咬上几口的。如此放不放徐庶和鲁肃走根本就没什么区别。反倒平白少了一份摞手给对方添了一个助力。
尤其是鲁肃走后留下来的那个周瑜那就更成了孙权的一块心病。那用起来实在是放不下心啊。可是徐庶临走的时候还给周瑜正了名乃是受孙权差遣为敌对曹操用地计策。孙权如今也无有名目收拾周瑜。而且周瑜董灭曹操水军那也是一件大功孙权就更无借口对付周瑜了。
而除了这些之外孙权比曹操更不如得是。曹操的核心集团是自身的亲族以及投靠的心腹。然后以次为核心滚雪团的展。虽然曹操还需顾及家族意见。可稳定性那也是相当厉害地。只要曹操的信心不动摇他的集团就不会动摇。
而孙权就不行了孙权虽然也是当世八大家族之一。可早在孙权祖父那一辈就已经没落了。是孙权父亲孙坚重振了家族。可孙坚起兵之初由于家族地根基浅薄故此起兵的手段不太好。乃是靠着抢劫起家地这要不是孙坚强娶了吴氏与江南地方势力扯上一丝关系以及后来听从周瑜建议重用张昭团结了江南当地的氏族、豪门孙氏家族能不能立足江南那还真的两说着。
故此孙权在江南的统治地位还是浅薄的很跟曹操是没得比的。就算如今孙权坚定孙权手底下的那些大臣所代表的豪门那也是动荡不已。
尤其是孙权手下的这些大臣在当初孙家为了快展的时候都是靠这些大臣互相举荐来的。来一个随即举荐一堆亲朋好友连带着他们的家人兄弟、子孙全都是一起上来那臣子之间的关系网那叫深厚啊。孙权虽为江南之主可一举一动比曹操还不如意。
而这里面犹以张昭为代表。
张昭上表孙权:“而今刘明之子继承大统幽州得天下大义拒之不顺。兼刘明武勇纵横天下无可敌。天时人和尽在其手而观幽州铁甲战船犀利我大江天险也未占地利之优。以愚之计不如纳降。可保孙氏血脉无忧为万安之策。”
而张昭上表之后当时就看出孙权手下群臣之间相互关系的利害来了。朝野之中立时一片赞同之声。全都认可张昭地说道:“子布直言正合天意。”
这一片的认同之声弄得孙权那个憋火啊。可孙权面对群臣联合的那强大势力那也是无计可施。
好在孙权的身边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当时冷笑的群臣说道:“诸位大人欲奉迎幽州那好啊。听闻幽州土地尽归朝廷所有。列位大人在江南都是宗亲之各家族都有大量的土地在手以次奉献幽州想来也能讨得刘明欢心。亮在此先恭贺列为大人了。”
诸葛亮此言一出那些赞同孙权投降的臣子们当时鸦雀无声了。一个个尴尬无比。他们这些人确实都是家族的代表每个家族也都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可那些土地都是要供养各自亲族的怎么可能平白的献出?
可是他们这些氏族文人也全都买过幽州流传出来得一些报纸对幽州新政也是知道一些对诸葛亮的说辞也是无话可说。当时如何才能保全利益也就令这些人难以决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