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微笑着离开(2/2)
“童子不是不知只是佯作不知。”旃檀功德佛很无情地戳破了易天行悲哀的伪装。
易天行冷笑道:“佛祖留下来的烂摊子难道非要我去收拾?”
旃檀功德佛微笑道:“一个智慧的存在总是有一定目的童子如果不去收拾童子又为何是今日的童子?”
易天行摇摇头眉毛上像是结了霜一样的寒冷:“佛言自身犹在因果律中但佛祖既然最末舍了因果律我又如何舍不得?前些时日我一直不愿谈这些破事今日便说上一说弥勒降不降世。是不由你们这些佛及菩萨说了算的得看弥勒自己愿不愿意。”
旃檀功德佛陷入沉默许久之后才说道:“那便离去吧。”
……
……
这句话一说易天行身处地广大空间顿时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道道黑光变幻着合拢着散着凝聚之后却又流淌形成无数美丽的画面片段然后空间急剧缩小一个光点由远方而来渐趋渐近。
易天行满面平静左手一掐午纹结了无数道诀。手印加诸在自己身上更用老猴亲传行者法门蔽了自己五识。强行用神识停了自己的心脏跳动菩提心大作青瓣金莲相依将自己地神通提到最高的境界却生生将自己的所有气息都裹在这个臭皮囊中——准备迎接空间之外那似乎无穷无尽令人生厌的战斗。
光点越来越近。倏乎间到了他的头顶。
因为遮蔽了五识所以他没有任何感觉也不知道自己的全身都已经进入了微凉的湖水之中从那个黑石坛的表面像道轻烟般钻了出来连覆在黑石坛上的细细黄沙都没有震动一粒。
湖水是清湛的易天行却闭着眼睛像一具无识无觉地木头般在湖水里随波逐流缓缓飘浮。
如今的他已经隐隐修成了大菩萨地境界。当他运足全身神通不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能够感知到他的人也没有几个。
一个尖尖的鸟喙伸了进来。浅白色是一只黄鹤在湖边觅食很凑巧地啄到了易天行的身上却以为这是一截木头很无趣地离开高高的脚踩着湖底的细沙往远处去。
湖水之上传来万声佛偈万声有如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
……
湖畔仍然是那些青山绿林正是西方净土阿弥陀佛佛驾所在那日阿弥陀佛将黑石沉入湖底便一直在湖畔静思。
今日法会漫天金身罗汉持礼于空中数十位持花菩萨谨奉于佛身之后。
花瓣缓缓从天上落下异香扑鼻而……佛坐于莲花座中双目微闭不言不语面上清光笼罩见容颜眉鼻瘦弱地身体却氲着无上的法威。
莲花座悬浮在山前山似一睡佛起伏高低不平林色或浓或淡渐成佛色。
阿弥陀佛并未睁眼而那似睡佛的山上却吹拂过一阵清风扰的山林一阵乱动远远看去就像那个睡倒的巨佛似要醒了。
……
巨佛之下有两位佛光清纯的大菩萨正胁侍在旁一位乃是大势至菩萨另一位颌形柔润却低着脸。
大势至菩萨微蓝的双瞳里闪过一丝慈悲意轻声道:“鹏儿已然化凰真武之兵也没有多少送入冥间算是侥幸童子若出依他今世心性应该不会插手此事只是世上之事太多不顺心意禀我佛旨意诸位罗汉若童子出邀他暂留此地佛愿与他细谈。”
这句话说的很温柔实际上却是对净土佛宗的所有力量下了命令下了对易天行地追杀令。
而此时易天行化身的木头依然在湖水中飘浮着而湖畔便是无穷无尽的罗汉菩萨最可怕地自然是大势至菩萨了。
阿弥陀佛想来不屑于亲自对他出手但饶是如此易天行依然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一个状况之中。
在大势至菩萨身边那位大神通忽然笑了一下如玉般的手指轻轻自头顶白纱边上拂过。
又一阵清风吹过莲花座后的睡佛山上林木又一阵轻摇似乎是无处不在的佛在轻轻摇头。
……
……
微笑的大菩萨忽然抬步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却是宝身来到了湖畔他低下身子轻轻洗浣着自己头顶的白纱然后取出右边的瓶儿从湖中取了一瓶甘露。
易天行的身体便像一道流光般灌入了这个瓶儿。
“大士。”大势至菩萨微微皱眉感应到了什么。
……
……
观音菩萨抬起脸来微笑着对着那道山梁行了一礼然后施施然离开了法会的现场。
漫天罗汉和小菩萨们都感觉到了一丝诡异。
大势至菩萨似乎想说些什么幽蓝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很复杂的情绪。
从山间传来了一声叹息佛的叹息。
而观音菩萨依然坚定的骄傲的甚至是带着一丝玉石俱焚的意味缓缓地向山外行去。
无人敢阻无人能阻。
这是传说中最神秘莫测的大菩萨很多人都在暗中猜测他是不是早就已经晋成佛位而只是在刻意掩饰什么。
同时他也是天上地下唯一一个在佛道两宗都享有无上地位的大神通。
没有人没有神没有佛愿意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他表示一丝的不敬。
因为他是救苦救难观士音菩萨。
……
……
佛在叹息菩萨微笑着离开。
(第六卷梵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