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七百零四章 问诊

第七百零四章 问诊(2/2)

目录
好书推荐: 曹冲 最后猎人 法师手札 传奇警察 迷失在一六二九 重生之完美一生 纵横异界的狂战士 嚣张的军阀 极品智能 京都的故事

“福晋。九爷带着太医来了。”唤了几句。见八福晋睁开眼睛。忙俯身禀道。

八福晋本还迷迷糊糊的。听到“太医”两字。立时清醒过来。

“太医在哪儿?还快传。耽搁什么?”八福晋情急之下。不禁高声。

尚未回话。就听到门外有人道:“八嫂。太医在这里候着。这就进去了。”

八福晋应了。九阿哥带着两个太医进了里屋。曹与董殿邦对视一眼。在外屋堂上。

过了一会儿。才见八福晋跟着九阿哥带着两个太医出来。

见曹与董殿邦也。八福晋有些意外。

曹与董殿邦两个经甩了袖子。给八福晋请安。八福晋抬了抬下巴。扫了二人一眼。点点头。算是回礼。

九阿哥念八阿哥病情。也顾不跟八福晋说缘望着那两个太医道:“可是瞧仔细了。到底病情如何。需要开什么方子?”

太医中年老之人俯身回道:“九爷。八阿哥是外感风寒。邪气入侵。现厥阴之像。内邪正胜。四肢寒冷。微臣不敢随意开方。还是先以麻黄汤饮之具体方子还是等院子几位太医会诊后再做定夺。更为妥当。”

八阿哥福晋与九阿哥两个。听的脸色泛白。就是董殿邦在旁。也跟着提心吊胆。

伤寒病虽然常见但是赶上其中险的熬过去人少。

曹这边。却是的八阿哥与九阿哥都是活到雍正朝的。反而淡定许多。

“麻黄汤就麻黄汤吧。”九阿哥沉吟片刻看着曹与董殿邦说道:“今日传太医过来会诊之事还要劳烦二位总管费心。还有皇玛那边。也要二位总管折子禀奏了。”

话听着客气但是语气却是不容的命令。

曹与董殿邦两个言。忙躬身应了。

八福晋指了指那两个太医。对九阿哥道:“爷身边没有人看护不行。这两个的先留下。”

九阿哥点点头。道:就依八嫂说的办。”

那两个太医已经变色脸色。却也没有开口的资格。

待曹与董殿邦从八阿哥园子出。已经是东方渐白。朝阳初升。

不知何时住了雨。天空淡蓝。明媚清新。鸣虫在道路两侧低鸣。

坐在马车里。瞧着外头的景。不知在想些什么。董殿邦边。比不的曹淡定。犹豫了半晌。口道:“曹大人。九阿哥吩咐之事。并不是你我二人能做主的。这可如何是好?”

曹转过头。看着董殿邦道:“实禀告德妃娘娘与简王爷就是。要是两位贵人拦着。九阿哥那边。也怪不的你我。”

董殿邦一想也是。正是九阿哥提出的意思。不管德妃与简王爷应与不应。剩下的都是他们的事了。他曹两个。只做好分内之事。该禀告禀告。该写折子写折子。使人挑不出错处就是。

一下了半宿的雨的上有积水之处。马车只能慢行。进城时。已经是正(上午十点)。曹使人停了马车。自己下。将马车留给董殿邦。他自己则是骑马回府换衣裳。

折腾了一宿。没有阖眼。曹也是又饥又冷的。

回到府里。洗了个水澡。他才算缓过来。匆匆了两口饭后。他就往衙门里去了。

对于德妃娘娘。曹只见过两三遭。白白净净的。看着慈眉善目。但是能熬到四妃这个位置。又是

务的妃子。谁是好相与的?

昨日。德妃还敢推脱责任。借口后宫不管外头的事。将事情推给雅尔江阿;今儿。八阿哥这边已经确诊是患了风寒。想要太医去问诊。德妃若是在拦着。才是吃饱了撑的。

雅尔江阿那边亦是就算他在狂妄。八阿哥如今再落魄。皇子依旧是皇子。“无心之失与“有心轻慢”。可不是一回事儿。

果不其然。到了下。便传来。宗人府使人着太医院的几位在伤寒上颇为建树的位太医。出城去海淀了。

人情冷暖。世态炎。

向来是“锦上添花”的多。“中送炭”的少。

听说十阿哥那边。也的了消。出城探病。十四哥在宫里。消息最是灵通。却是没有动静。

曹听了这些。有无法理解。

按理来说。就算十阿哥想要收服原的“八爷党”人。也的表现手足情深些。难道。一边收拢八阿哥的旧部。一边想着同八阿哥划清关系么?

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美事。谁能面光?

殿邦这边。也是了四方动静。见八阿哥患病事已经掀开来。就过来同曹一道。了联名折子。禀明此事。

安定门外。雍亲王府。书房。

案牍的几张纸上。正是详述了八贝勒府司仪长陶民进京求医至今的各方动静。

看到德妃与宗人府互相推脱谁也不派太医。四阿哥不禁皱眉。待看到九阿哥夜入曹府。闹太医院。他脸色已经阴沉下来。

将前后看完。他撂折子。问道:“你瞧着如何?皇阿玛那边。会如何处置?”

他对面躬身站着的。是戴锦。

戴锦闻言。道:“爷圣心难测奴才不敢妄言只是爷与九阿哥不同。爷是掌部阿哥。如今户部在直隶筹响。还要放粮济差事正忙。要是顾不走亲访友也是情理之中。”

四阿哥听了。已是明白戴锦之意。

戴锦这边。犹豫了一下道:“爷隆科多昨晚在九门提督衙门。了消息却没有前往西直门。”

四阿哥点点头。道:“是啊。舅舅行事最是谨慎。他职位特殊。九阿哥不敢上门去胡闹;要是他去了西直门。保不齐九阿哥要折腾出什么幺蛾子。倒是曹。向来同那边不对付。没想到这次却是尽心……”说到最后。已经带了冷哼。

戴锦回道:“估计也是九阿哥存了顾忌。加上曹为人谦卑。才没闹起能想着请董殿邦同往。也算思虑的。”

这些道理四阿哥也明白。但是想着向来中立的曹家同九阿哥八阿哥那边扯上关系。就难免有些心浮气躁。

虽说两下里一直没将话挑明但是四阿哥心里。已是将曹当成是自己门下。若是曹真有背离之意。那四阿哥绝不相容……

热河。避暑山庄。松鹤清殿。

太后躺在炕上。身盖了锦被。出胳膊。上面盖了一块黄绫。的上跪着一个太医。低着头不敢仰视。伸出手指请了脉。

留在热河侍奉的七阿哥站在太医身后。看着炕上精神的太后。神色间亦是难掩担忧。

入秋以来。太后的身子骨是越来越虚了。这才半月功夫。就病了两三遭。七阿哥不敢隐瞒。已经写了折子。使人送到御前。

康熙每日都有旨意下来。过问太后病情。若不是要等着喀尔喀与外蒙古诸王来朝。康熙早就回侍疾。

太医请了脉。退到头。

还好。不过是积了食。肠胃有些不通。仔细调理饮食就好。七阿哥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太后到底不放心。使人传了七阿哥。亲自问起的病情。

听说是饮食不调。没有大碍。太后自言自语道:“到底是老了。”

七阿哥见老人家感伤。忙道:“是季节变换的缘故。就是孙儿家里那几位。这两日也喝着萝卜汤调理。”

“萝卜汤?”太后闻言。有些好奇。道:“只晓的人参汤能调理人。这萝卜汤也能调理?”

“回太后的话。民间管萝卜叫“小参”。秋冬喝汤养气最好。刚才已经问过太医。说喝那个通气。最合适不过。孙已经吩咐下去。叫房那边预备了。”七阿哥回道。

““小人参”么?”太后点点头。对七阿哥摆摆手。道:“既是你媳妇也不舒坦。你也回去歇歇。不用老守在这头。”

“太后。皇阿玛已经下了旨意。传五哥来热河。等五哥到了。孙儿再歇。”七阿哥回道。

太后闻言。脸上露出几分欢喜。嘴里却道:“好好的。又折腾他做什么。

这天凉了。路上也辛苦。”

七阿哥这边。陪着又说了两句话。见太后有些。才出去。

待七阿哥出去。太后倚在炕头。扶着靠枕。脸上已经收了笑意。喃喃道:“长生天要召唤我了么?太皇太后要召唤我了么……”

快要到八十。虽说太后心里怕死紧。每天晚上不敢阖眼。生怕一觉睡过去。再也醒不来。

但是人生不满百。谁能逃过一死。是不是也该安排安排了……

曹府。兰院。上房。

长生已经会爬了。在炕上使劲的蹬着小腿。爬到李氏身边。去抓她手中的针线。

李氏忙抬起胳膊。**将长抱起来。

却淘气的紧。使劲挣扎着。还是回头来寻李氏。见李氏无暇打理自己个儿。小嘴一咧。“哇”的一声哭起来。

李氏无法。只好放下手中针线。**手中接过长生。拍着身子哄劝着。

正赶上初瑜过来。李氏将长生交到她手中。道:“真是个小祖宗。闹了我一晌午。既是你来了。帮我哄一会儿。我赶着缝几针。”

初瑜应了。笑着接小叔子。长生伸手抓着她的圈把玩。倒是老实许多。

看着炕上的活计。是最好的料子。针脚也的看不出来。这是给太后预备的万圣节礼。是李氏亲手缝的衬衣与大氅……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