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风起云涌(2/2)
二十八路诸侯,兵马多少不等,周深最多,有精锐步骑兵六万,四万分兵把守着三关,他则率领五千骑兵,一万五千步卒前往会盟。其余诸侯,多者有三万兵马,少者一二万兵马,都各领文官武将,往洛阳京畿而来。
初平元年,二十八路诸侯,实到二十四路,武陵太守曹寅未到,益州牧刘焉、交州刺史士叟太远,西凉马腾相隔太远,只在凉州呼应其余全部都是赶到枣阳会盟。
二十四路诸侯兵马共计五十二万,联营扎寨,连接约三百里。委实声势浩大。
周棵在嵩山大营驻扎大军,距离枣阳并不远,待诸侯都聚集枣阳,他才最后率军启程,到枣阳后见此阵势也是震惊。
如果二十四路诸侯,能够齐心合力,统领五十万大军,何愁不能诛灭董卓,驱逐羌胡,使诸夏华族威震天地,异族胡人闻风丧胆?
什么五胡乱华,中原数百年战乱,诸夏华族存余不过几百万这些悲惨之事,怎么可能生!
没有成功驱逐走董卓,冉据洛阳,反倒逼得董卓引来了胡人和羌人这些异族。周深见到枣阳会盟的阵势,不禁动起了心思。
如果此番能够争到盟主之位,统领这些诸侯,诛除董卓、驱逐胡人,未必不能建立起巨大威信,收服部分诸侯,使得日后的天下乱世早日结束!
除了年纪、资历,以他的声名能力,包括二十四路诸侯中的势力和众多的支持者,袁绍不见得比他更有优势争到讨董驱胡盟军盟主之位,!
枣阳盟军中军大帐,二十四路诸侯依照爵位官职左右列坐。
周棵坐于左侧位,袁绍坐于右侧位,其余各路诸侯分列其后而坐,刘备三兄弟则站在公孙瓒之后。
众人就座之后,开始商议盟主之位,以及大军具体大事。
当下河内太守王匡起身话,他朝座上的周深和袁绍一拱手,这才看着其余诸侯道:“今日我等奉大义,响应周镇南拨文,共聚枣阳,商议讨董驱胡大事,便当有个章程!军中无二令,当推选一盟主,统一号令。有了盟主,再相商其他大事,自然就提纲挈领,无不贯通”。
王匡开头之后,曹操看看周深和袁绍,当下离座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然周镇南世代忠良,天纵奇才,又为聚盟之人,亦可为盟主。是以操建议,大家便从这两位大贤中推举一位,诸位以为如何!”
“孟德所说甚是
“甚是
当下周深和袁绍的支持者纷纷言表示支持!
周探见此局面,见曹操说完后静坐不语,却说是心中暗道曹操世故。袁绍与曹操素来交好,听到曹操此话。却是微微有些不喜,但是他向来小看周深,对自己极为有信心,也是安然而坐,并不着急。
周棵、袁绍二人都有心争盟主之位,也都各有优势和势力,谁能胜出,确实亦未可知!
当下又有公孙瓒站起来,高声道:“此番用兵乃为讨董驱胡,当以用兵才能为上!周镇南以三万大军,布局教仓争夺战,与董贼大军交战,斩杀三万余,要知董卓的西凉精锐步骑,可是大汉少有的雄兵!正是如此,董贼畏惧之下,才借胡人兵马。我公孙瓒以为,周镇南担任盟主,毫无争议!”
公孙瓒说得极为有理,声音也是极大。声音方落,周深的一方的程昱、刘度等人便都出声齐齐支持,周深两位叔父虽然没有言,但是不用言已经表明态度,大帐之中,一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明确表明态度支持周深,其余却都是沉默思索,有不少都起来支持。
眼看支持周深者就过了一半。这时便听一个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若非周镇南与董贼争夺洛阳,如何会引来羌人和胡人?周镇南若当真用兵如神,何需会盟天下,要我等相助?”
口:汗,本来应该十二点之前更新的,但是今天事情很多,再加上不知道为什么头晕,写的特别慢,就拖到了这个时候。更新晚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点将爱抽烟。猪魔灵羽泽。几位兄弟支持。实在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