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子回京(2/2)
“这……”薛绣张口结舌,喃喃道:“殿下,臣父告老后,臣必定会接任平阳郡公一职,堂堂公爷于市井之中抛头露面,实在是有失国体,还请殿下三思。”
“说到底还是怕丢面子,那你们当初上朱雀大街上捣乱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来呢?放心,只是让你幕后主持大局而已,不必抛头露面的。”李瑛与薛绣小小的开了个玩笑,让这位老同学脸臊得通红,谢恩站了起来。
“不知殿下需要臣如何效力?”薛绣一想不用抛头露面,也就放下心来,问李瑛自己需要如何配合。
“很简单,咱们经营的这个买卖,其实做的就是货物周转的生意。初步以帝都长安、东都洛阳、扬州、成都等大城市为中心,协助明月姑娘的商号,顺便做一些自己的生意。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情况,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情报,各种各样的情报,越详细越好。至于人手方面,骨**就从军校挑选,忠诚度方面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其它的人手你可以从当地雇佣,只要价钱足够,应该也不成问题。”李瑛向薛绣详细的解释着。
薛绣也是将门世家出身,自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虽然现在李瑛以太子之位搜集情报有些逾矩,但是这种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只要当政者开明,并没有多大的干系。
军校的学员中,薛绣挑选了一些自己熟识的,当然,主要以大唐的子民为多,毕竟波斯萨珊后裔们将来还是要去复国的,是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大唐的,而且从忠心方面也是自己人可靠。
李瑛着薛绣向众人承诺,以三年为届,若有不愿意在物流公司任职的,或安排经商,或赠与钱财,或可安排入伍,有愿意继续留任的,一律优待。众学员本就是李瑛的忠实信徒,听了薛绣所说自然更是十分满意,对太子殿下的信任和崇拜明显提高。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事情总有坏的一面。传言四起,什么版本都有,有的传说李瑛是太宗皇帝转世,并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举例说明李瑛身上的哪些特征与先祖李世民一样。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世民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已经有人断言,李瑛将来肯定会与李世民一样,依靠武力上位。
这些都是坊间流言,而且还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是这并不能阻碍它的传播度,而且在有心人的操纵下,京城也出现了类似的传闻。
天子脚下,出现这种传闻,文武百官岂会不知,于是,上表弹劾李瑛的奏章又出现了。并且说的是理直气壮,太子殿下在安南杀人太多,有伤天和,导致京师久旱无雨。随后这份奏章被众官员斥责,写奏章之人也被贬至岭南,原因很简单,现在正值冬季,哪里不是久晴无雨?
随着李瑛的队伍距离长安城越来越近,各种各样的传闻也越来越多,太子会阵法的、会妖法的传闻也多了起来。据说安南道路阻塞,太子殿下使用五鬼托运之法,运去拦路巨石。一时间,太子殿下会妖术的传言又开始流行于茶馆、酒楼中,一个个说得活灵活现的,仿佛亲眼看到一般。
这些传闻,皇帝也不可能没听说,好在李瑛事先早有准备,将在安南生的一些主要事情,每隔三日,便有快马传书而至,所以皇帝对李瑛用兵、炸石一事都很清楚,对这些坊间传闻,也就一笑置之。
武惠妃也是不小神通,从裴光庭的夫人那里得到李瑛会妖术的传闻,一时间也不能确定真假,不过听说李瑛前段日子与炼丹大师司马承祯过往密切,会点什么法术也不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这样危险的对手,还是不低估的好。
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武惠妃心里却给李瑛骂得是狗血喷头,只是她也就敢心里骂骂,还不敢用盅术之类的来害人。因为先王皇后就是因为乱用盅术,不但没害了人,反而将自己搭了进去。但是武惠妃也不愿意让李瑛好过,就暗中命令裴光庭,着他务必要在朝中压制李瑛的权力,让他掌握的越少越好,自己再谋而后动,务必要让自己的儿子身登大宝。
“太子还有几天回京?”武惠妃问裴夫人道。
“回娘娘话,大概是后天。”裴夫人陪着小心说道。
“后天?好,哀家知道了。“武惠妃阴阴一笑,定下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