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赦天下(2/2)
李隆基一示意,高力士赶忙恭敬的接了过来,然后将它打开,铺开摊放在李隆基的龙案之上。
李隆基放眼看去,看得出来这个奏章李瑛还真是花了功夫的,一手秀丽的欧体小楷,工工整整的,不看内容,光看这书面就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从昨晚起火到现在不过三个时辰,要整出这么一份奏章出来,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也绝对不是很轻松。
李隆基将奏章拿起来看道,只见奏章是这么写的。
“儿臣李瑛奏请大唐皇帝陛下:开元十年,安南都护府梅叔鸾率众作乱,儿臣奉命讨伐,幸不辱命,于宋平城外击毙敌酋,并歼灭敌军五万余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军也因此伤亡将士近万名。安南虽然出现叛乱,但毕竟是我大唐国土,无论忠奸善恶,皆我大唐族类,此实乃伤天和之戾气也。故此肯请皇帝陛下开恩,凡今年秋后处斩之刑犯,除罪大恶极者外,皆改流放,诸罪皆从轻一级处置……
李隆基仔细的看了看,觉得这个祈福书也还可以,按照古代的章程,如果真的国家出了什么天灾**,皇帝是要下《罪已诏》来向臣民解释的。既然现在李瑛的作法起到《罪已诏》的作用,而且还不用让自己背上那样的名声,李隆基觉得可以接受。
他直起身来,向众人问道:“太子上书,说去年刀兵过多,有伤天和,戾气过重导致宫中有此一劫数,故建议朕将天下所有犯人从轻一级处理,大赦天下,你们大家意下如何呀?”
话一说完,下面就议论开了,虽然今天来的都是大唐的王室成员,都是皇族,不是王爷就是王子,但是却不是一个阵营的。
老一辈的还好说,除岐王李范明显支持太子外,大多数是持中立意见。而小一辈的,除了长子李琮、太子李瑛之外,今天到场的还有李琰、李琚、李璘、李瑁、李琦等等,这些都是十岁以上的皇子。剩下的由于年纪太小,来了也不了什么,就没通知了。
李范第一个说话了,他是皇帝的亲弟弟,受皇帝的宠信甚至比宋王李成器还要高,他与太子也关系密切,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他都应该第一个言。
“皇上,臣弟赞同太子殿下的意见。人者,仁也,先贤告诉我们只有仁才是治国之本。能够减少杀生,也算是化解戾气的一个好方法了。”李范赞许道。
“可是,父皇,那样不是会有作奸犯科的人从中逃脱惩罚吗?”李瑁站起身来反驳道,虽然他只有十岁,而且不是很喜欢学习,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但是也许是他母亲武惠妃的遗传吧,对于阴谋诡计什么的却特别在行,口齿也是十分厉害。
“李瑁,就是因为惩罚过重,戾气过于冲天,太子殿下才提议减轻处罚的,你这样唱反调,不是与父皇和太子唱反调吗?”李琚帮李瑛说上话了,他母亲与李瑛的母亲一般,现在都是受了冷落的妃子,多少在心境上有些类似,当然看不惯李瑁那仗着母亲势力欺人的样子了。
这样的大帽子一扣,谁也受不了,李瑁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恐吓,马上就服软了。
李隆基一看众人没有异议,就点头道:“那就这样吧!高力士,传朕的旨意,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