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到上海(1/2)
“什么,永成,你是说,到了上海之后,让我学着炒股票?!”文涛惊愕地望着吴永成:“我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股票是怎么操作的呀?也就是在电影《子夜》到以前的上海人玩股票,那玩意一夜之间,就可以让人倾家荡产的。你就不怕我把你的那些钱都赔光了?!”
“没事的,二哥,股票这种东西我也不太懂,不过,我对你有信心。你不会让我倾家荡产的。”吴永成微笑着拍了拍二妻哥的肩膀,鼓励他说。
“就是,二哥,你一个大学老师,哪还能弄不懂股票那玩意?要搁到我这个文盲身上,那才真正叫两眼抓瞎呢!”杜三儿也在一旁给文涛鼓着劲。
文涛踌躇了一会,迟疑着说:“那好,我先试试万一不行的话,永成,你再找别人吧。我试着干一些别的事情,比如说,给你管个帐什么的。”
此时,吴永成他们一行三人已经坐到了上海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上。
在吴永成的设想中,上海这边近段时间内,那必须是有一个可靠的人盯着的。可吴永成自己不一定有时间蹲在这里他现在可是在等候调查处理阶段呀杜三儿虽然有时间,可这家伙天生就是一个坐不住的浪荡鬼,根本就靠不住。现在文涛来了,那可解决了吴永成的这个大难题了。
至于涛对股票这个东西不太熟悉,可现在地中国,又有谁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敢说了解呢?!
就是目前大学里一些学经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那也是知道的少之又少因为国内现行的教科书里,压根就不涉及到这样的内容啊!即使有一丁点,那也都是被当作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反面教训来认识的。
吴永成相信,只要文涛愿意做这个事情。用不了多少年,说不准他就是一个合格地股市分析大师呢!
而只有到了十二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全国范围内实行电话委托交易,吴永成凭着以往的一点记忆,那也能掌握住几个大行情的。
股票这种东西,一年也不用做多少次,甚至可以说,几年之内能抓住几次机会。那就赚大了。
飞机很快就到达了上海机场。
吴永成他们刚下飞机,突然听到机场上有人叫喊着:“杜志宏、杜志宏……”
这是谁呀?怎么杜三儿这小子在机场也有认识的人?吴永成和文涛都感到奇怪,朝声音来处仔细一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正冲着他们这边挥手呢,旁边张扬地停着一辆挂着军牌的墨绿色三菱吉普车。
杜三儿听见喊声,高声冲着那个年轻人答应了一声。转头对吴永成说:“怎么样,哥儿们,三儿我没有吹牛吧?这不,接咱们的人就来了。”
好家伙,接人也没有这么嚣张的怎么跑到人家机场里面来了?这估计也就是国家领导人之类的,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杜三儿地这个朋友办事也太着调了!万一给那个人一下子捅到上面去,恐怕连他老子也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三儿,我好像记得这个北京军区管不着上海吧?你怎么这里也有铁哥儿们呀?!你家老爷子是不是又升官了?”吴永成不解地问道。
杜三儿牙一呲,用手指着吴永成笑道:“哥儿们,我听出来了。你这是在骂我呢!谁不知道北京军区就是管着山西、内幕、河北和天津呀,它权力再大,那也不能把手伸到人家南京军区的地盘上我家老爷子前年就退居二线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过,你没有听说这么一句话吗?!天下军队是一家!这哥儿们是我前几年到上海打了一架认识的一位兄弟,他家老头是警备区的二把手,你说,人家把车开进来,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唉,小菜一碟倒是不假,可这动静是不是整得有点过了。
吴永成看看眼前的这两位**。再想一想文家老爷子地那家教。这二者之间可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说话间,杜三儿引着吴永成和文涛已经来到了那位的身旁。
“来、来、来。小军,我给你引荐两位圈里的好兄弟。这位是文涛,我二哥,你以后也跟着我叫得了,他老爷子想当年那可是不得了啊。你家老头子肯定知道;这位是吴永成,我的好哥儿们,是文老爷子的女婿。”杜三儿一一给双方做了介绍:“二哥,永成,这位是刘小军,我的铁哥儿们,以后大家认识了、就都亲近、亲近。”
吴永成和文涛分别和刘小军上去握了握手。
文涛自身出自于高干家庭,对刘小军这样的人物,在北京的时候,就打过不少交道,见到刘小军,好像天然就有一种亲切感似的,可以说一点也没有什么拘束,所以在握手的时候,拍着刘小军地肩膀,指了指那辆停在机场的车说:“兄弟,够意思啊,你把这家伙也折腾进来了!”
刘小军有点自豪地说道:“小事一桩。大家都是自家人,又是好朋友,来上海玩,小弟作为东道主,要是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那不是扫了大家的兴吗?!用你们北京人地话说,那也叫够丢份的了!”
“呵呵呵,小军,够哥儿们,等你到了北京之后,哥儿们带着你好好逛逛。”杜三儿也为自己能在吴永成和文涛面前很有面子,高兴得过去搂住了刘小军地肩膀。
吴永成望着杜三儿有点哭笑不得了:人家刘小军看样子。也就是二十刚出头的样子吧,年轻人好出风头、要面子,这一点也无可非议,可你杜三儿怎么说,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怎么老和这小屁孩们搅混在一起,你丫的就这么没有个正形吗?!真是个活宝!!
不过,有了刘小军的这辆军车。吴永成也就不用担心自己提包里那一堆钱的安全问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