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印度洋上的风 > 第五十章 马岛上的建设大潮(2)

第五十章 马岛上的建设大潮(2)(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最强流氓 仙葫 狩猎香国 灌篮之青春无敌 邪恶一生 第一次亲密接触 地狱猎场 梦幻控位 死神之地狱归来 天眼

第一段公里是苏阿拉啦矿区至港口的第一步。将钢铁厂建在铁矿区域,建立坑口工厂是最省钱的做法。周建军和他的手下选择了在苏阿拉啦铁矿区域建设钢铁厂,主要还考虑电力就近利用米钦祖水电站。以后有能力修建更多的电厂时将考虑在煤矿区建钢铁厂,对于钢铁厂来说煤的用量远远大于铁矿的用量。由于这条公路大部分在平原地带,所以1942年年底动土,仅花了一个月就完成了修建。

第二段公路就是煤矿萨卡拉哈至港口图利亚拉的公路,这段路有110公里,是运出煤的主要通道。这条路十分不好修建,路途较长不说,还有不少的山路。好在马达加斯加的土著首领们为了利益,比较认同修路的计划,尤其是蓝海共和国同意他们收费10年,所以大批本地人被驱赶前往修路。这导致了当地人和其统治阶层分歧加大,削弱了马达加斯加一贯的争取独立的势力。这是修路计划起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政治作用。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条公路的修建工作在1942年年底开工,当地土著首领驱赶了大约三万人进行分段修建。整个道路建设工作预计到1943年的3月完工。至于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经济小组请的是英国人

第三项很麻烦的工作就是整修图利亚拉港和苏阿拉啦港。

这两个港口原先都有货物码头,但是规模远远达不到运送煤矿准。周建军采用了和修路同样的方式,鼓励当地人的统治阶层出资,出人修建。谁出资谁收费和收益。化解了征用劳力和寻找投资的难题。周建军他们需要的只是监督进度和质量,保证码头能及时、安全的使用。

经济工作小组提高了苏阿拉啦港的建设标准,主要是需要利用此港进行船舶建造。在此将有英国的几个小造船厂落户。苏阿拉啦地区有马哈瓦维河、还有东南部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丰富的建材资源和交通运输资源,同时能依托新建的和即将建设的米钦祖水电站、苏阿拉啦钢铁厂等核心工厂,完全是建设工业基地和生活城镇的理想场所。说穿了,在经济工作小组心目中,整个苏阿拉啦地区也就是翻版英国的利物浦。做为交换条件的英国援建的苏阿拉啦钢铁厂;美国政府援建的化工厂,都将建设在此区域内。

图利亚拉港修建的主要是煤码头,因此没有花费太大的投资,只是将原先的港区疏浚,挖深;将栈桥维修和增加数量。这些,很快的就能完成建设。

第四项工作就是矿区的建设。主要的矿区有三个:苏阿拉啦铁矿、萨卡拉哈煤矿和安齐拉贝金矿。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经济小组选用的是原始的人工开采,反正当地人有的是,而且好使,以前的殖民地一直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开采金矿和珠宝矿。

不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人才的汇集和培养,这项工作由程建中负责。从一开始程建中就确认了各行各业的目标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