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章 关圣帝君(2/2)
“当时,包拯的确是这样做的。”关公微睁二目道。“包拯也有气:苍天何其不公!没过几天,包拯被皇上召见,皇上说娘娘生了一个孩子,昼夜啼哭,满朝文武都说包拯刚正不阿,是天上星君下凡,推举他去看看。包拯一见这孩子,手掌上有块黑痣,凝神细看,却是自己写的宁行恶、务行善六个字,心中疑惑,用手一摸,给抹掉了。从此,这皇子也不哭了。”
“这是为何!?”众人听到这里,张口问道。
“包拯回家后,也百思不得其解。夜间睡梦中,地藏菩萨来访,包拯问起此事。地藏菩萨道:‘这修桥的穷苦孩子,前生作恶多端,本来要罚他三世受苦的:第一世受尽穷苦,第二世两眼双瞎,第三世被天雷劈死。没想他第一次投胎转生后,一心向善,修桥补路。阴司念他有大功与世人,就把他受的三世惩罚,并作一世受过,先是幼年孤苦伶仃,接着双目失明,最后天雷劈死。现在,这孩子死后,转生到帝王之家,苦尽甘来,此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就是因果循环。包拯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以前的怨恨,烟消云散。”关公说完,定定的望着飘然子。
“是这样啊。”飘然子道:“我听世人传说,修桥补路,虽然做下好事,也未必得到好果。看来流传谬误。”
“凡事要求根源,有善因,定有善果。楚城隍,我看你慧根不浅,所以多说了一些,请你三思。”关公说完,自顾自的举杯喝酒。
众人听罢,沉默不语。飘然子心道:这关圣帝君,难道跑到这给我讲故事来了?可能还有深意。
蜀城土地见关公喝酒,对鬼卒道:“你们去把这坛酒热一热,虽然是寒食节,但关圣帝君不同,他乃天神,怎能拘于俗礼?”
鬼卒答应一声,拿起关公身前的酒坛子要走。
“慢!”关公的巨手往下摆了摆。“蜀城土地,寒食节虽是人间节日,我也要遵守。怎能因我而坏了规矩。有些事情,全是因为有人太精于世故,把好事办坏了。”
“这、、、、、、我是好意,怕你喝不惯凉酒,”蜀城土地老脸挂不住了。
“呵!你这土地好势利眼。”关公冷笑道。“你可知寒食节纪念的那位高人?”
“当然是介子推。”蜀城土地道。“可他怎能和你帝君相提并论?”
“你可知因何纪念介子推?”关公追问。
“这还用说?当然知道。”蜀城土地道。“介子推追随重耳漂流十九年,等到重耳回国做了晋文公,他辞官归隐,背着老娘亲进了绵山。重耳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派人到山里去请。介子推不肯出山。手下进言:放火烧山,介子推就会出来。晋文公一想,这主意不错,就命手下去放火。直到山火烧完,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找到两具死尸,经辨认是介子推和他老娘的。重耳肠子都悔青了——当然,肠子悔青了是推理。于是传令,清明节前一天,一律不许生火,吃寒食,以纪念这位介子推。”
蜀城土地一气说完,用力拄了拄拐杖:“关帝君,我说的对不对。”
“当然对!”关公点头道。“这位介子推,赡养老母,不愿出山致仕,可钦可佩。三军可得其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我关某素来敬重此等好汉。堂前进孝,生死不离。即使介子推死后没受玉帝封号,我也不能以势压人,在纪念他的寒食节时日,因我到来,生火饮热酒。你这土地,不要看人下菜碟。”
几句话,说得蜀城土地的老脸,青一阵、白一阵。
飘然子听到介子推身背老母,被山火烧死,联想起自己老母来,还远在水城,生死未卜,多年思念,涌上心来,一阵心伤欲绝。
[bookid=1488790,bookname=《梁山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