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嘹亮歌声(1/2)
“德国纳粹军队已经进攻到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奉上级命令指示,我部要在贵村庄附近的几个小山丘建立较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团参谋长开门见山地直接向村长及村委干事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请尽管说出来,我带领村民予以协助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所有的苏联人民都知道了德队入侵苏联的消息,对于德军的部队这么快就打到来这个村庄附近,虽然有点意外,但是达达耶夫村长那个五十多岁留了一把大胡子的苏联老头还是有心准备的,听到坦克团参谋长的说话后,立即发话表态。
“能够得到贵村村民的协助,这将对部队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是代表部队同老百姓交涉,少校参谋长的说话略为带了些官腔,语气平稳地说到:“现阶段我部的首要任务是修筑防御工事,由于我部在多次的战斗中减严重,现在极需要补充兵和大量的人手劳动力,最好还能从贵村中收购到一些粮食给养。”参谋长也没拐弯抹角直接地出了此行的目的。
“为你们部队一些粮食给养,这完全没有问题,按照拉吉城内务委的指示,这个月来我村储备了可5人三个月消耗的粮食。”具体的事情还是由村委干事来同少校商谈,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主动接过了话头。由于靠近沃皮河又处于交通干道附近,达达耶夫村的渔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同时也是这附近几条村庄的集市所在地,村里也有些贩卖各种物资的商铺。这时的苏联经济虽然以国营为主,但是在村庄里还是有一些小商贩的。在斯大林发表全国战争总动令后,所有的经济生产都向军事化发展,储备粮食的命令早就下达到达达耶夫村。
“至于要在本村招募新兵,这可能有些困难。战争爆发后。我村已经进行了两次征兵了,村里18岁至岁的青壮年大多数应征入伍了。”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向苏军少校摊了摊手表示遗憾,“至于劳动力,协助部队修筑工事,还请少校同志给出个大致地需要人数,我好在村里对村民进行动。”村委干事虽然是个小官,但是处事的经验很老道。说起话来一套套的,同部队的军官打交道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还是比较谨慎。说出来的话语都比较精练。
“修筑工事,保守估计需要1个劳动力协助。”团参谋长卢尔金科少校听了村委干事的说话后,沉默了一儿,才向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说道:“至于粮食给养方面,我希望能从贵村调配1人一个月的粮食配给,鱼、肉和面粉各要一些。以后有需要地话再来贵村进行补给。”也不知道坦克团要在这里待多久。卢尔金科少校也没有狮子开大口地出要求。
“至于征兵方面,我还是在贵村尝试一下,按照战争总动令,三十岁以上至四十五岁以下的公民是预备役兵。我认为就算不能在贵村中征集纳入正规军地兵,也应该为贵村招募训练一支民兵队伍。”虽然在听到达达耶夫村的青壮年都已被征走。但是卢尔金科少校还是决定再尝试一下,“这支民兵队伍就算不纳入我部,也可以为村庄增加一些自保的力量。”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早就在村里组织一支民兵,如果少校能够为我们一些枪支及组织村民训练,我们将很感谢。”听到卢尔金科少校的议后,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同达达耶夫村长对望了一眼后,见村长点了点头后,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才说到:“夏天雨季就要到来。不知道你们的部队作好了准备了吗?”
“雨季的准备?”卢尔金科少校听了干事地话后,又反问:“这里的雨季和其他地方不同吗?需要作些什么特别的准备?”
“这里的雨季河水通常都泛滥一段时间,而附近的山丘地带是我村地果树林地,山丘的结构以红泥和砂砾为主,如果在雨季中进行工事挖掘的话,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苏联的政治体制下,村委干事的官虽少,不过需要了解的知识却并不少,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好心地为苏军少校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那么这里地雨季一般什么时候到来?”卢尔金科少校听了对方地说话后。再次追问。
“通常都是七月底八月初。如果你们要挖掘防御工事地话就要抓紧时间了。”莫扎哈依莫维奇干事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