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临时教官(2/2)
众人一一介绍下来;总的来讲可以分成两类;文科和武科;文科主要是民报的工作人员以及做宣传的同志,而武科则以日本振武学校的毕业生为主,配以少量的士官学校毕业生。虽然在日本士官学校只是培养低级军官的学校,但是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却是很珍贵的高学历了。
同样,一番话下来刘裕也现众人对自己的态度各有不同。有不服气的如李飒冰,有对来五十营无所谓的如王客风和郑清祥,也有看不穿态度,一脸平静的萧盛。
自从创建起始,同盟会应该说一直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它既没有一个核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新思想。会员更是五花八门都有;留学生、华侨、会党、甚至日本人……这一切造成了同盟会在思想上的百家齐鸣,而刘裕却知道自己此时此刻的关键,恰恰是统一思想;刘裕的思想。
既然如此,这批人必然会有一部分是无法融入到五十营内的。而刘裕当前要目标就是从这二十三个人中找出认同自己思想的人,或者有可能争取的对象。至于那些与自己思想不合的人,只能请他们滚蛋了。
当然,无论如何以他们的文化水平,担任五十营文化课的老师教官兵们识字却是合格的了。想到自己还需要时间来观察,刘裕说道:“诸位此前从未在新军中任职,不如就先在军营内待上几天,熟悉一下我们五十营的环境,然后诸位再把你们想担任的职位告诉兄弟我,我再做安排,好吗?”
刘裕尽量用商量的语气与他们沟通着。他自然可以直接把他们当作下属一般对待,直接安排他们的工作。但是刘裕没有这么做,因为很清楚自己在同盟会内资历实在太浅,根本不可能服众。在没有威望或者功绩的情况下这么做,只能得罪不少将来的潜力盟友。
目前的自己想要在短期内快展,就一定要借着同盟会的牌子。不然,无名无势的自己,谁会来投靠?别人不知道,可刘裕却非常清楚留给自己种田的时间不多了。还有一年多点就是辛亥年,就是中国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了……
因此,在此刻自己有求于同盟会的时候,绝对不宜把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弄僵。
不过领头的萧盛也不是那种不识时务的人,他推了下眼镜后,笑道:“我们初来咋到,自然是听如松安排了。”
“如此就好,不过在诸位观察的期间,能否在晚上抽出时间担任我们五十营训导部的临时教官,为官兵们上一些文化和思想方面的课程?”
“训导部?”身为领头者,萧盛代替所有人问出了疑问。
“是的,兄弟我为了宣传爱国与革命思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官兵们的文化,特地组成了一个训导部,专门负责官兵们的文化课程。自建军一个月下来,效果相当不错;绝大部分官兵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字,而爱国的思想更是在官兵之间广为流传。只是一直来师资都很紧缺,特别是缺乏信仰革命的进步教官…………”
刘裕一番话说的萧盛是双眼放光。他身为专攻宣传方面的人,自然知道这样一个训导部对官兵的影响力有多深了。一想到这个方法居然出自眼前二十岁的年轻人,萧盛忍不住开始重新打量起刘裕来。
“如松此举真是妙啊!对于宣传革命,扩大党员的行动,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