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野心(2/2)
一想到要在短期内处理这么多的事务,刘裕便有些头大。不过时间不等人啊,必须在尽短的时间内快展,否则等辛亥后,自己可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巩固根基了。
除此之外,来自同盟会的萧盛除了带来二十三个干部外,也带回来了一个消息,重要消息。
就在三天前,同盟会的绝大部分领导和骨干在槟榔屿参加了一场秘密会议。在历史上,会议结果是改变了同盟会消沉的态度,全体同意在来年于广州再次起起义,也就是出名的黄花岗起义。这场可以说的上是同盟会有史以来准备最充分,费时最久,投资最大的起义,最终以悲剧告终。
大量的骨干与精英丧失,意味着同盟会的实力被大大损耗,也意味着他们将来与袁世凯对峙时,手中的筹码越来越上。虽然目前还不知道会议的结果,但是在大环境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下,八成还会做出与历史上相同的决定吧……
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自己本身利益角度出,刘裕都不希望同盟会经受太大的损失。至少在近几年是。毕竟自己的实力无论如何展都太弱了,必须要靠着同盟会来帮助自己顶住袁世凯与北洋的压力。
所以自己不光要筹备五十营的未来,同样必须改变同盟会那场九死一生的冒险,尽可能的保存实力。看来,上海一行结束后,还得前往东京一趟,要劝一劝孙文与黄兴了。
以上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在一年之内完成,最不济也得打下基础。
一想到海量的工作量,刘裕便有种想要崩溃的感觉。
但是,同样,那种以天下为棋盘,各方豪杰为棋子的游戏,却也让他无比地兴奋。
就如同玩即时战略游戏一样,成功了,自己将改变历史。失败了,那结果却难料了……也许会身败名裂,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也许会成为教科书上军阀、坏蛋的典型,幸运的话,也许能成一名宿公安度晚年……
只是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吗?刺激!
自从回国后的三个月来,刘裕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也许是掌权和更多地思考的原因,看问题的态度少了点热血,多了点自私。
一种叫野心的东西在刘裕的心中扩展开来。只是那种复兴中华的初衷没有变。当然,在达到初衷的同时,他也不介意为了实现自己的野望而做一些未必上得了台面的事情……
咯噔、咯噔的声音不断响起,那是火车金属车轮撞击同样金属的铁道所出的声响。
刘裕完全陷入了自己的野心中,只是他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历史还会重演吗?武昌起义还会如期爆,甚至爆后还会胜利吗?
刘裕想不到这一点,他只是很单纯的认为历史的走向依然是自己所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