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渗透战术(1/2)
按照刘裕与保罗的设想,新式的步兵进攻战术可分为三类;
探查、
突袭、
攻坚。
而其核心在于进攻点。
先,用少量骑兵或精锐步兵或气球于进攻前探查守方阵地在比较守军人数分布、火力分布、阵地宽度等因素后,找出阵地中的最弱点作为进攻目标。同时,找到守军的炮兵阵地、军火库、指挥部等重要地点。
突袭;炮兵在进攻前,将全方个炮轰敌军阵地以迷惑守军,削弱进攻点的防守力量。炮轰结束的瞬间,攻方派出刮练有素的精锐轻装步兵以最快的度直奔各个规划好的进攻点,尽最大可能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和火力。进攻时以每营三百人为单位组成第一梯队,其中进攻时以排为单位组成战斗小组。
攻入阵地后轻装步兵将从进攻点处施行渗透;目标主要为炮兵阵地、指挥部等重要机械同时若兵力有宽裕则通过不断前进而扰乱敌军部署,造成敌军混乱以及分割阵地守军。
由轻步兵组成的第一梯队成功后,以重装步兵为主的第二梯队迅前进,增援攻入阵地的第一梯队并稳固桥头堡。之后除防备敌军反攻所必需界守的部队外,其余也与第一梯队一并向守军阵地实施全方位渗透。然后战术再进入攻坚阶段;攻方在第一梯队成功扰乱敌军,并用人数众多的第二梯队分割守军、穿插阵地后,再用以重火力组成的第三梯队对一个个被孤立的守军地点施行清剿。
按照推断,则此时被渗透的守军除了陷入混乱的部队外,余下部队将聚集在一个个因穿插而互不相连的防守点内。而当渗透部队切断电话线,电报线或攻下守军指挥部后。这些困守的守军将无法协同作战而是被完全分割。
这时,当面对来自全方位劲度的火力和进攻时。他们将陷入绝对的劣势中。啃下他们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总的而言;第一梯队如一把匕插入敌军最薄弱环节,第二梯队顺着路径进行骚扰和破坏,而当敌军陷入混乱或者失去指挥后,再由第三梯队施行定点强攻。
刘裕把这个新式步兵战术称之为“渗透战术”
它的关键词是“度。和“混乱。
为了完成这种渗透战术,第七十九标三千人将会被详细的分工。按照刘裕的设想,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十营将作为尖刀使用、战斗力稍次的第五十二营则作为强攻的第三梯队、第五十一营则被作为第二梯队成为第五十营的增援部队来使用。
装备方面,由于第七十九标乃至整个淅江新军严重缺乏火炮,而自备火炮太过招摇,至今刘裕手上也只有区区三门小口径山炮而已。
由于度才是第一梯队成功的关键,所以他们不可能携带过多的装备。一把毛瑟吧步枪、“屠夫,刺刀、再加上五个弹夹共三十子弹和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来的手榴弹小便是他们所有的装备,名副其实的轻步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