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露宿玛纳斯 夜幕更深沉(二)(1/2)
第二节
当我拐过十字路口还没走到汽车站,就看见孙大哥在车站门口正与一个三十来岁,瘦瘦高高的青年说话。因为天热这位男子把处衣脱下搭在左臂上,左手还拿着一本《中国青年》杂志不停地扇动着。他上身穿着一件灰衬衣,下身穿着一条蓝裤子,手上带着一块手表,足蹬一双半旧的黑皮鞋,看样子确实有点小知识分子的味道。走近再看他留着分头,长着一张瘦削的长脸,两颗门牙还有点微微外露,说起话来带着一些胶东口音,他伸出右手与我相握,并礼仪性地说了声:“你好!”还说他也是从山东老家来新疆找工作的,在此等车。
一会孙大哥用他的大茶缸到售票房里打来了开水,分倒在我们的杯子里,我们三人坐在站门口的水泥地上,开始拉呱。
既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拿起一个油馕一分为三,先给这位高个,再给孙大哥,而后是我。
我对他们俩人说道:“咱们吃饭吧。”
我们三个人吃着油馕,喝着茶水,又开始了对话。
高个边吃边喝,他说他叫周俊鸿,山东胶州半岛掖县营(人),中学毕业没有正式工作,仅在大队里一个小学干过一段时间的临时代课,后来被大队干部的亲戚给顶掉了。老家人多地少,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生活不下去,就跑到新疆石河子糖厂投奔亲戚,在那里等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前几天,他又到乌鲁木齐医学院去找一个老乡请他帮忙,结果也是一样。现在不像前几年了,那时新疆到处都要营(人),职工回老家探亲时,单位上还让你带回几个亲戚朋友到新疆来支援边疆建设。六零年‘自然灾害’后跑来的营(人)太多了,多如牛毛,光‘兵团’就跑来了几十万,这营(人)满为患,工作也就不好找了!
孙大哥激动地说道:“我们仨都是因为三年自然灾害闹得跑到了新疆,情况都是一样!”
我们有说有笑地很快把两个大馕吃光,已经是水足饭跑了。一时间三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似乎抛掉了一切烦恼,个个都是十分高兴的样子。站里有人还从窗户外探出脑袋看我们一眼,以为我们三个是什么旅行者,在这野餐呢。
事实上我们三人都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既无工作,又没有饭吃,连今晚住处都没着落的人,还装着什么乐不思蜀的样子,实为可笑!简直就是三个‘阿Q’。
“天这么热,今晚就住在这汽车站门口。”孙大哥抽着烟心不在焉地说着。
“又是汽车站门口!那明天又到哪里去呢?”我问着孙大哥孙大哥喃喃地回答道:“明天……明天,到明天再说吧。”
看来我和他到玛纳斯的情况并不理想,此处也不是立足之地,至于再往哪去,现在他还没有想好,所以他才吞吞吐吐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此时,在一旁发笑的新入伙的周俊鸿插话说道:“明天咱们去石河子吧!那里比这里人多。”
“去石河子干啥?那里还不是‘兵团’。”孙大哥似乎有点不耐烦。
“不去石河子又能到哪去呢?到那里看看再说。”我竭力劝他。
最后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孙大哥的意见暂时保留,我和周的意见通过――决定明天去石河子。
周俊鸿站起来说道:“现在快六点了,马上他们就要下班了,我先去把票买上。”
他到售票室不大一会儿,买出三张明天早上八点,由玛纳斯开往石河子,每张票价四角的汽车票,分别给了我和孙大哥各一张,他自己留了一张。看来今晚还要在这住一宿待到明天早上我们便向石河子进发。
过了一会儿,车站的工作人员下班了。两间砖房的客车站大门紧锁,门外只剩下了我们三个流浪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