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封神后裔 > 第十五章 佛骨舍利

第十五章 佛骨舍利(2/2)

目录
好书推荐: 双面总裁请接招 三奴时代:婚奴、房奴、孩奴 妖尸传 胭脂策:待嫁太妃 冰眼 青春的花开花谢 权力底线:新驻京办主任 武神(五月初八) 大小姐驾到 星神破天

想到这,姜奕桁心中不禁一阵嘀咕,“要是把此物弄来,将其中佛元尽数传给铮儿,怕不立时就能突破境界,到达结丹期。而且,照新闻上说那还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位大德的舍利,功效肯定强劲啊。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鹿鼎记中的《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可以说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是真正的汉传佛教之祖。

当下打定心思,到了晚上,姜奕桁让齐铮在家好好修炼,不许出去后,然后自己趁着夜色,使了个土遁就往白马寺去了。

今天的洛阳白马寺。据说是因当时给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源地。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o公里处,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ooo年的历史。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而此时在中庭的大雄正殿外,一阵及其细微的破空声后,姜奕桁使了个隐身术隐在殿外一颗巨大松树上,居高临下,姜奕桁放出神识将殿内的情况扫视了一遍,一看之下,心中也是一惊,原来,此时殿内灯火通明,大约有二十几名僧人围坐一起,低声吟诵着佛经,众人围坐当中摆着一个小香案,案上放着一个长条形的紫檀漆盒,盒中隐隐有股浩大的佛元之力透出,看来,盒中之物应该就是舍利子,再略一感应,姜奕桁立时现,这当中有个和尚都是修为高深之辈,尤其是守在香案正中三个僧人,浑身白气缭绕,头后隐现金轮,显是已证了佛门罗汉果位的高僧,也就是相当于道家金丹大成的修士。

一看人家早有准备,且防守严密,姜奕桁当时也断了觊觎之心,正准备拔腿闪人,忽听大殿正中的那位长眉白须的老僧高声吟了一句佛号,,昂声道“阿弥陀佛,施主既然夤夜前来,何不痛快现身一见”“老衲五台山清凉寺宏业率两位师弟有礼啦”

姜奕桁闻言暗道“失算”,以为自己无意间泄露了气息,想了想正准备硬着头皮现身,忽然,大殿前几道白光一闪,现出了几个人的形迹,姜奕桁凝神看去,只见为一人一袭黑袍,脸色却煞白似死人一般,左手托一青色铜鼎。另外几人一看打扮也绝非正道中人,其中竟有一人赫然是被自己斩了肉身的金巽法王,正奇怪间,忽听得为那人阴森森的说道“连山教副教主古元通率几位道友,见过三位大师”。

目录
新书推荐: 高武偏要修个仙 在修仙世界的悠闲生活 咒禁山海 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剑宗外门 长生修仙,从画符开始 红尘尸仙 无限神职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洞玄灵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