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阴真传(2/2)
郝静恩上前行礼后,问道:“文悔大师,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近来可好?
文悔笑着说:“我大和尚还是那样,吃饭吃得香,睡觉也睡的香,酒也喝的香,好的很那,呵呵。”郝静恩听了,微微的一笑。
文悔对无虚子说:“无虚道兄,这些年来你功夫可真是没有白费啊,培养出了这么一个好的徒弟来,说实话,我和尚可真是又羡慕又嫉妒,嘿嘿,最近我和尚也收了一个徒弟,也是资质不差,恩,不见的就比你徒弟差。”
无虚子笑道:“哦,文悔兄居然也收了一个徒弟,呵呵,只可惜我老道没有看见啊,想来必定更是英俊潇洒,天资过人啊。”文悔眼睛笑迷迷的,说道:“那当然,我和尚收的还能差的了吗?无虚道兄,论武功我是实在比不过你了,论弹琴论医术更是差的多,就论比气质吧,你看我和尚越活越变得老,你老道士却越活越年轻,我要是再收个徒弟比不上你的徒弟,那我和尚可真是一辈子什么都比不上你了啊。”
无虚子和郝静恩师徒听了,都不由的脸上一笑,郝静恩说:“师父,文悔大师,你们两个快请屋里坐,这几日,师父不在山上,我顺便上山摘了些鲜果子,您两位进来先尝尝鲜。”文悔听了,呵呵的一笑:“道兄,你看静恩多孝敬你,那咱们进去先尝尝静恩给咱们摘的鲜果滋味如何。”
无虚子笑道:“好,请,请。”两人随郝静恩进入屋内。但见屋内东西摆放整齐,一尘不染,文悔见了,暗暗点头,和无虚子两人坐下来,郝静恩不一会用竹篮盛着洗好的山果端上来,又端上热茶。文悔边品尝着果子,边微笑着看着郝静恩,叹了一下说:“想当年,静恩在你身边不过只是个**岁大的小孩子,现在已经成长成一个身材超过我们,人品相貌俱佳的俊杰青年,这些年来,怕是没有少花道兄的心血吧,想来现在也应该让他出去走走,去外面见见世面了吧。”
无虚子点头说道:“这些年来,他的武功已经尽得我的传授,贫道也正有此意,让他下山到外面独自闯荡一下,我老道也就到此为止,可以到山外随意四处浪迹了。有时间你可以在外面带他见识一下。”
文悔呵呵的一笑:“静恩跟你在山上学武这么多年,能够得道兄的全部武功亲传,只怕功夫已经不在我和尚之下了啊。此次我上山来也正是有此所求呀。”无虚子听他说到这里,不由问道:“文悔兄,听说你上山来前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是何事?”文悔听了,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说道:“静恩,你也不必站着,坐下来吧。”郝静恩依言也坐下。
此时,却看见文悔长叹出一口气,郝静恩平时见文悔大师嬉笑随意,心无琐事,此刻见到他没有开口先脸色凝重起来,听他缓缓的说道:“静恩,我与你师父相识多年,彼此熟识,不过你应该还不太了解我的武功家数吧?”
郝静恩倒是不知道文悔大师他的武功师承来历,文悔说:“我的武功出自福建莆田南少林派,是莆田南少林第十四代文字辈出家弟子,我的授业恩师便是莆田少林上代方丈知渊禅师。我虽然是少林出家弟子,可是后来由于放纵自己,违反寺中重规,才被逐出少林。”郝静恩看师父坐在一旁,手抚胡须,微笑聆听,想来师父已经早已知道这些,心想文悔大师平素不拘一格,恣情放纵违反寺规被逐出少林寺也是正常的事,仔细看文悔大师此时的脸色,却见他脸上有悲伤愧疚的神色,似是想起以往所经历过的悲伤之事。
文悔接着说:“师父对我恩情如山,对我教导爱护,我也本是师父座下一名优秀弟子,师父也盼我能接承师意,修成正果,可是后来我却是因情所困,最后违犯寺门重规,被逐出少林。唉,情这一事,我一生始终没有参透,但是每当我想起恩师当年对我的恩情,心中总是无颜面对恩师,后悔内疚,这也不枉了我佛家禅号里面的一个悔字”
无虚子依然微笑不语,静坐倾听,郝静恩没有想到,在文悔大师心中却深深隐藏着这样一段悲伤愧疚的经历往事,文悔接着说:“恩师在他临终时,曾经嘱托过我一件事,这件事情关系到本寺机密,外人都不知内情。”郝静恩听到这里,不由心中好奇,不知道这件究竟是什么事情,无虚子听了这时问道:“哦,文悔兄,究竟是何事?”
文悔嘿嘿的一笑:“你老道士虽然不理江湖中事,身居世外,可是江湖上的事情你未必真的不知晓呢,我说的这件事关本寺机密事情,你未尝是一点也不知道吧?”无虚子微微的一笑,说道:“文悔兄一语点破贫道啊,以前我曾经听江湖传言,说到在福建南少林寺中藏有一本绝世的武功秘籍,不知是真是假。”
文悔点点头:“不错,的确是有此事,然外人只知道有这样一本武功秘籍,却不知晓这本武功秘籍到底是什么武功。本寺的机密就在于此,这本武功秘籍原本并不是本寺的武学典籍,上面记载的不是本寺武功,而是记载着别派武功的典籍。”他说到这里,无虚子师徒听了都不禁感到意外。
文悔说:“本寺除了恩师之外,谁也没有真正看过那典籍里面记载的内容,可是师父却说这本典籍上记载的武功不仅复杂深奥,而且根本是无法练成,但是因为这本典籍确实与本寺有着莫大联系,师父一直留着没有将其毁去,并且在临终前还牵记着这件事情,并且将此事嘱咐给我。后来我虽被逐出寺中,但仍是记着师父嘱托的这件事,再后来渐渐对寺中的事情忘怀,可是最近寺中却发生一件大事,才又牵扯到这件事情。”
无虚子说道:“文悔兄,这本典籍上记载的什么内容,你以后没有见到过吗?”文悔说:“我依照师父的嘱咐,从未看过里面记载的内容,不过师父生前说这本武学典籍上面记载的是非今人所能习练的武功,练了也对人有害无益,依典籍上的记载是一种属于专练奇经八脉的武学,无虚道兄可对此有了解吗?”
无虚子听了,想了一下,缓缓的说道:“专研奇经八脉的武学?我倒没有听说过,不过好像曾听先辈人说过有这样一种难练的武功,据说曾经盛行在隋唐时期,后来因为种种缘故渐渐失传,到宋朝时候已经趋于微末,至于流传到现今,已经基本上算绝迹失传了。莫非尊师所说的就是这种武功?难道现今居然仍然有这种武功流传下来,那可真是奇迹了。”
他又接着说:“据先辈讲,这种武功与其他的武功有非常大的区别,据说不注重练功人的内功量的修炼和提升,而专注于自己内力的运使和收发,反而是更加的复杂难练,修炼时候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祸及生命,所以至今已没有这种武功流传下来,不过,如果一旦练成,就威力奇大,非一般的武功所能相比。文悔兄,你所说的就是这种武功吗?”
文悔说:“我也不敢肯定,不过道兄和我师父所说的倒很相像,这部典籍上多半记载的便是这类武功,这部武学典籍的名称就叫做《葵花宝典》”
“《葵花宝典》?”无虚子和郝静恩听了都问道,文悔点点头:“最近寺中失窃的这样东西不是别的,就是这部《葵花宝典》”
无虚子和郝静恩听了,都是很吃惊,无虚子说:“文悔兄,你有所不知,这种武功的确是像尊师所说的,已经非今人所能习练的,这种武功从刚开始修炼时就与一般的武学截然相反,先辈人曾说这种武功之所以在以前盛传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至于到今天,即便是有这类的武功典籍流传下来,也不会有人能够依照里面练成武功,恐怕文悔兄也是多虑了。”
文悔道:“师父曾说,这世上的事情万变莫测,谁又知道这本典籍其中是否真有僻径或者秘密的地方,让人能够修炼成,所以师父是绝不愿让这本宝典流落到寺外的,恐怕一旦失落在外,在江湖上便生祸害,难以预料。所以这次宝典失窃,不仅对本寺关系重大,也事关相连到江湖武林中的变化。”
无虚子听了哦的一声,缓缓的说道:“如果这本宝典能够让今人练成这种武功,那的确可以说不是一般的武学宝典。文悔兄现今不知有何打算?可是想让静恩下山随着你出去,能够相助你一力。”
文悔呵呵一笑,说道:“你老道士就是聪明,这件事情我本来想请你亲自出手相助的,可是怕你贪图世外享受,不愿意管这些世俗之事。现在静恩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得你一身亲传,我和尚也正想以后带他下山到外面见识一下世面,只是不知道兄是否答应,静恩也是否愿意。”
无虚子听了,这时转头看了郝静恩一下,郝静恩说道:“文悔大师对我的救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心存感激,弟子愿意随着文悔大师,能够帮助他尽自己的一点能力。”无虚子微微的一笑,对文悔说:“文悔兄,十多年前,你我两人那笔交易,现在看起来,你可不吃亏呀。”说完和文悔两人都哈哈的一笑。
文悔笑道:“静恩肯答应跟随我,我和尚可是再高兴不过了。”于是三人不再谈这件事情,又在一起聊谈起别的事情,傍晚日落时分,文悔起身来准备下山告别无虚子师徒两人,说:“静恩,我有事先去下山,你下山若去找我的话就去世隐寺找我,我也自然会联系你的。咱们这就先别过。”郝静恩听了点点头,文悔说完,向无虚子一行礼,下山而去。
无虚子送走文悔,自己立在那里,似有所思,过了一会自语说道:“如果能亲眼见一下那部葵花宝典里面到底记载的是何种武功就好了。”郝静恩在旁边听了,微笑着问师父:“师父,你难道也想去看一下那个宝典里面的内容,练一下里面的武功吗?”
无虚子听了淡淡的一笑,说道:“见识是想见识一下的,学那倒是不一定了,静恩,所谓招式无区别,功力分高下,学武之人,不去精研自己的武学,却去朝三暮四窥探别家的武学,那又能怎样。我问你,咱们九阴一派的武学,博大精深,你现在学得了多少?真正体会领悟到其中的又有多少?”
郝静恩听了不语,过了一会说:“徒儿只学到了其中的一些肤浅。”
无虚子轻轻一笑:“肤浅倒不一定,没有深研那是肯定的。须知道我们道家武学的境界,武功境界到深奥处,就是人即是武功,武功即人,人亦不同,相同的一招一式使出来亦是截然不同。没有真正领悟到道家武学深意的,即便是修习九阴中再高深的武学,结果也是枉然。书中所说,道家宗意和武功宗旨是紧密相关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武功我已传授了你,以后全靠你自己慢慢领悟其中的深意。”郝静恩听了点头说是。
在山上又过了一两日,无虚子这便要下山了。郝静恩见此次师父下山不知道何时回归,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和他相见,相送一段路程,心中颇依依不舍。
无虚子回头说道:“就到这里吧,日后你下山见到文悔大师,便跟随他听他吩咐,这么多年来,为师自从带你离开家,你还从未回去过,便回家去看看家人,咱们师徒两人就此别过。”
郝静恩这时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难过,突然跪倒在地向无虚子连磕三个头,无虚子伸出手扶起,只见郝静恩眼中含着泪水,郝静恩说道:“师父,今日这一别,你对徒儿的多年救命养育之恩,不知何时才能相报。”
无虚子听了,轻叹一声说道:“静恩,你我师徒相处十多年,也算是有缘,恩德又何谈报与不报。为师一生漂泊无定,四海为家,现在能得有你这样一个好徒儿尽得我传,不致武功真传失落,为师已经心满意足矣。从今以后,你要心清性静,万事不为外物所扰,方能领会我武学之道。另外,你行走江湖,要为正义之事,为天下苍生尽我辈学武之人一己之力,切记这两点吩咐就好。为师去了,若有缘日后自当会相见。”说完,转身一人飘然下山而去。
只余下郝静恩一人独立在原处,望着山下人影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