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回龙观(1/2)
书呆子正想回答,我娘却过来打断我们,让我先把已经醉倒的我爹和两个舅舅给扛进屋再聊天,说是怕他们醉成这样在外边受了风寒,将来落下病根。我只得应了我娘,心说将几个醉汉搬进屋后再来向书呆子问个明白也不迟。哪里知道,当我将最后剩下的大舅搬进屋出来后,书呆子的位置上却空空如也了。待走近一个,却现他在木桌上用筷子蘸酒写下了一行xiao字:今晚零时,回龙观!
我估计他是觉得酒席上人多嘴杂,说不清楚。让我去他们道观里找他——只是我nong不清楚为什么还要规定个时间;不过既然他并没有像上次在火车上一样一走了之,虽然心里纳闷,但我还是不动声色的装作什么事没有,帮着母亲招呼着客人,尽量让自己不去想他的事儿。
“去晦饭”一般只提供一顿,下席后也不会安排什么娱乐活动;于是到了下午3点来钟,来赴宴的客人就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一帮老酒罐子在那围着一桌子的剩菜拼酒;我本想帮娘收拾了一下,洗洗碗什么的,没想到一进厨房就傻了眼——这农村的厨房和城里的大不一样:城里洗碗我们一般是用热水器,一开水笼头热水就来,再配上不沾油擦巾和洗碗剂,那是方便得紧。但我一看这农村的灶台就蔫了,先得生火烧上一锅水,然后再用刷把慢慢刷……平时当惯了少爷的我哪里会使唤这些东西,眼见我有越帮越忙的趋势,娘干脆就一脚把我给踢出门外,让我去陪那桌还没吃完的客人了。
出去后我捡了根凳子在那桌客人旁坐着,mo出烟来给人上;这桌人都是这条街上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我虽然不认识他们,但好在别人都认识我。不过这二十多年我和这帮子邻居都没什么jiao集,听他们聊的都是些张家长,李家短的jīmao蒜皮,自己也cha不上什么话,所以就只能在那干陪着傻笑,心里却巴不得他们早点吃完,我好去回龙观找书呆子问事情。
就这么没待多一会,我正在无聊的清理这指甲缝里的泥土,却听我旁边坐的一个光头胖子说:“唉!听说今个给老爷子开路那个xiao道士是回龙观的唉!没想这回龙观荒了十多年了,里边居然还住得有道士。”我一听他说到回龙观,赶紧打起精神竖着耳朵仔细听起来。“张光头,你脑袋记事可不好啊!回龙观荒了何止是十多年?我记得差不多都有二十多年了!”坐他对面的一个精瘦的竹竿打着酒嗝说。
“我说**才是脑子不好呢!那庙打我记事时就是一破庙,从来没什么香火;不过以前里边住了个疯子老道,见天的出来靠给人算命过活,后来听说那道士死了,庙这才能算是彻底荒了!可没想今天那个xiao道士居然是回龙观的,我还以为那庙没人早塌了呢?”张光头见有人质疑他的记忆力,忙努力的替自己分辨到。
我听得一头雾水,这二舅不是说书呆子在这一片很有名吗?怎么看来都没人知道呢?难道他请书呆子开路仅仅是为了省钱?还没等我想透,就听那个竹竿又说了:“光头,**去过回龙观吗?那老道士是回龙观的吗?明明只是个破落户,到那自个给自个挂了单,那庙是在之前就荒了的。”
我心说他们说的那疯子老道应该就是书呆子的死鬼师傅,拿香包给我那个道士,就竖着耳朵准备接着往下听,却不想那光头和竹竿却一直在为了回龙观是荒了二十年还是十年争执不下,刚开始还只是在打打嘴巴仗,没多会却就看到两人已经争得面红耳赤,青筋暴起,眼看得就要动手了。
“争锤子争!你们两个莫在人家的丧事上闹!有本事哪个今天晚上敢去回龙观睡一觉!回来谁就是大爷!”就在火yao包即将炸响前,旁边一个cao四川口音男子却半路杀进了战团。没想到这话一出,两人却都不肯应承了,众人见状赶紧借机劝住两人,几杯酒下肚,这一桌子又开始有的没的扯其他话题了。
去回龙观睡一觉就是大爷?这是什么意思?我被nong得一头雾水,见话题渐渐被扯远了。我只得悄悄的问一个坐我旁边的中年人:“叔,那边那位叔说去回龙观睡觉是怎么回事儿啊?”。
中年人神秘的一笑,说:“你们这些后生不知道,其实那回龙观最先不是个道观。”我心说你还别说他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连我们这里有个名字这么扯淡的道观,我都是今天才听说。“不是道观,那是什么啊?”我装出知晓回龙观的样子,用很傻很天真的表情问道。
“那里以前是个义庄……”
看到这里,得给大家解释一下了,所谓“义庄”,就是古代用来寄放棺材的地方——当然,一般存放在这里的棺材都不会是空的,里面都装了死人。这些死人一般是客死他乡,等待家里人来运回安葬;或者是家里穷得实在是无法给死者入殓了,就会将其存放在义庄里——简单说,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太平间。
“你别看咱这村子xiao,以前我们这可是出省的毕竟之路。村子里在明清时还设过官驿,那时候人死了都讲究个入土为安,甭管死在哪都得拉回家进祖坟,所以一般各处偏僻的官道上都设有义庄,用来临时停放死尸——后来到了清朝末年,出省另修了条大路,咱们村附近这条官道才逐渐荒废下来,义庄也就没有使用了。”中年人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