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反击战(上)(2/2)
为此,杨霄还特意把张言派到了作坊里,指导裁缝们剪裁,原本买卖花露水的时候,张言并不能施展所长,现在在作坊里,却是如鱼得水,极尽所能,将自己最得意的手艺毫无遗漏的展现了出来。
几乎是一夜之间,沈家各处的布庄,都撤去了老式的绸缎和绸衣,换上了驱蚊的绸缎和绸衣,由于张言的加入,绸衣的样式更是翻新了花样,隐没许久的‘张式绸衣’,终于高调般重出江湖。
试验的大获成功,为驱蚊的绸缎和绸衣做了很好的宣传,沈家布庄刚一开门,便已出现了拥挤枪货的场面,不到一个时辰,人群从一排到两队,从街头排到巷尾,由远几近,人头攒动,密密麻麻,仿佛数条蜿蜒盘旋的巨蟒一般。
此等场面,在苏州数年以来,恐怕也是头一遭,就算四通货行开张买卖花露水的时候,场面也没能达到这般火爆,最为好笑的是,这里人流聚集,竟还惊动了官兵,知州吴天德首当其冲,带着大队人马风风火火杀将过来,原本以为是这里的百姓聚众闹事,详察之下,这才得知是虚惊一场,当自没好气的哼一声,也顾不得擦去满脑门的白毛汗,又领着一众兵马折身返了回去。
这场闹剧,非但没有打消大家买布的积极性,反而还吸引了更多闻讯而来的顾客,吴天德阴差阳错之下,竟又是免费替沈家宣传了一把。
到后来,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其他的布商也动了心思,纷纷派人来沈家接洽,寻求合作,而沈家,则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来一个,便接纳一个,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日时间,苏州近乎一半的布商都从沈家得到了绸缎生意,而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布商,眼瞅着同行赚得盆钵满盈,心中仿佛被猫爪子挠了似的,哪里还按捺得住,赶忙撸起裤腿,颠儿颠儿朝沈家跑去。
其实,这也是杨霄和沈敬亭计划的一部分,既然四通货行和沈家联合在一起,仍不足以抗衡樊家,那么就要联合更多的商户,但话又说回来,这些个商户各个精明似鬼,若是利益不足以让他们心动,他们那里甘心被沈家当枪使?
无独有偶,驱蚊绸衣的出现,正向沈家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至于那些个按兵不动,仍旧持观望态度的布商,大都是樊家的嫡系,眼见着别家生意火爆,而自家布行前门可罗雀,自是急得满头大汗,就好像一个快要渴死的人,眼瞅着面前搁着一碗水,却是不能喝,那种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一天下来,沈家卖出的绸缎和绸衣不计其数,而樊家竟是破天荒的,连一寸绸布也没卖出去!
樊家的大掌柜卢惠,刚刚从外地办事回到家中,屁股还没有捂热,就得知了这个消息,自是惊怒不已,连忙差人将各处布庄的掌柜召来,几近询问之下,这才得知原来是沈家搞的鬼。
樊家和沈家历来是宿敌,卢惠不敢托大,将掌柜们遣散后,连饭都顾不上扒上一口,就马不停蹄的朝樊家赶去。
到了樊家后,樊少杰正要就寝,却见管家急匆匆前来通报,说是大掌柜卢惠求见,樊少杰顿觉不妙,赶紧穿上衣服出来见卢惠,待卢惠讲完后,樊少杰心中大骇,因为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沈家的反击战终于开始了!
第二日,沈家布庄前,依旧是人山人海,而樊家布庄前,却是冷冷清清,连一个上门的顾客都没有,现在,不单单是苏州,就连常州、杭州两地,亦是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听到这个状况后,樊少杰顿时有些气急败坏,连忙招来卢惠和几个心腹商议对策,樊家的产业虽然大,却也委实拖不起,尤其是佃户村粮食颗粒未收,这就意味着樊家将失去近乎十万银子的进账,这样一来,无疑打乱了樊家所有的经营计划,而那些原本想靠粮银来填补的空帐,也只能暂且延后,所以说,樊家的境况着实不妙,若绸布的生意再出意外,那么樊家也就要濒临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