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仁济堂(2/2)
萧然负责看病开处方,昆仑二老易容成仆人负责抓药,大多数都是小病,苦于人数众多。此时额渗出一层密密的汗珠。萧然拂去额头汗珠,忽觉一阵香气袭鼻,抬头望去确实夏若烟递过一条白色丝帕笑盈盈望着自己。
萧然犹豫一下,点头接过丝帕拭去汗珠,道:“不碍事。”
夏若烟看着萧然忙碌的身影,想说些什么却未说出口。他不是伤还未好吗?这么下去又能坚持多久,纵使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过了片刻,才进来一位老者,行动缓慢,两只脚比常人出了一倍有余,看起来十分怪异。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谓无数人总结出来的精华。古有扁鹊望唤侯而还走,今有萧然望病者而知其疾。虽然两者医术不可相提并论,中医博大精深可见一斑。萧然望见此病症。心中大致有了底,道:“老伯,你这病有几天了,如何感染上。”
老者声音沙哑道:“周郎中,我本是屯县人,黄河大水冲毁田地,就随村民一起南下逃荒。脚在水中泡了几天,开始发痒发麻。也没在意,过了几天就成现在这样子。”
萧然点头道:“应该没错,水土不服加上营养失衡造成的水肿,并无大碍,我替你开两副药,每日两次即可。”
接着提笔写道:“山羊叫一两,韭菜跟、刚从、姜片、白胡椒两钱,现将干萝卜煮汤去渣,再将其它药材混为细末加入汤内,将此锅放入一口大锅内。两锅见的空隙用沙填满。煎熬至水散发一成即可,每次服一半,剩余一般涂抹于患处………”
老者记过药方与包好的药材,眼含热泪不住道谢。接连不断的患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夏若烟都觉得累了,萧然仍旧是面色淡定的替人看病开药方,一切都是那么从容。仿佛是他应该做的一般。太阳从东边悄悄爬到了正中,照射大地,自开门接诊已经过了三个时辰。
仁济堂门外之人络绎不绝,丝毫不见有减少的迹象。不远处,两名行为鬼鬼祟祟的人在人群中探着头向“仁济堂”内张望,奈何人太多,看不真切。忽然一人像是发现了什么,拍了拍另一人家帮道:“是这少女吗?”
北方有佳人,一笑倾人城,二笑倾人国,三笑倾人心。
另一人顺势望去,却见仁济堂门口正立着一身着紫衫的女子,瓜子脸柳叶眉,肤若凝滞,腰若凝素。抿嘴浅笑,虽未可以修饰,却也美若天仙。两人一时间竟然看呆了。不知如此美貌家人为何会在这些不起眼的事。
直至涌动的人群推动,两人才回过神来。若无其事的走到一处角落中,一人道:“看清楚了吗?少爷让我们寻的女子就是她?”
“绝对不会错的,少爷书房中挂有画像。找了这么久,没想在这种地方。”
“少也不是说她一位病秧子和两名老奴一起吗?怎么没看见人。”
“管不了那么多了,你这儿盯着,我回去报信,别让少爷久等。”
宋府,这个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户,宽大的宅院冷冷注视着来往行人。在众多村民百姓眼中是不敢招惹的。不仅因为宋员外财大气粗,经营者本县大部分的粮店。更与户部官员有来往,就连知县也不愿招惹。
高墙碧瓦,朱红色大门旁站着几位仆人。透过大门向里,几位下人正在打扫院落。院子中假山盆栽遍布。奇花异草错落有致,走廊蜿蜒曲折。书房中,整齐码放着一摞摞书卷。墙壁上挂满名家真气。唯有一副女子的画卷显得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