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一)(1/2)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将沂门g新莱四县区域控制住后,护卫军的地盘得到空前扩大,四县加上临朐南部沂山北侧一带的区域,总面积已经接近13ooo平方公里,把泰山以东、鲁山和沂山以南、高密到徐州公路以西、门g山以北的绝大多数区域囊括其中。
不过,控制区域虽然得到扩大,但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却相对稀少。
根据工作组的统计,截止到1928年1月初,整个护卫军沂门g控制区域内的人口总数约为117万人,其中沂水县人口最多约有52万人,门g阴县人口最少,只有13万多人。这些人口数量比张宗昌督鲁之前少了很多。仅以门g阴县为例,在25年上半年的时候,门g阴县共有22万左右人口,在张宗昌督鲁之后,由于苛捐杂税的压榨,加上泰安到临沂一带战1uan不断,土匪、溃兵横行,加上天灾不断,在短短不到3年时间里,门g阴县人口就下降了9万,占原来人口的41%。这9万人中除了两万左右跑到山上做了土匪,祸害乡里之外,其他的7万人大多在土匪和战1uan中丧生,只有少量逃到东北去闯关东存活下来的。
而沂水县看似人口不少,其实是因为民国时期沂水县的面积要远远过后世沂水面积的缘故。这个时代的沂水县包含了后世的沂水县全部,以及沂源、沂南两县的绝大部分区域,面积有近6ooo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区域中,全部人口却只有52万左右,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87人,比整个护卫军控制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9o人的人口密度还要低。
在这广大区域里相对稀少的人口中,老弱fù孺占了一多半,那些年龄在2o到45岁之间的男女青壮大多或是被抓了壮丁或是加入了土匪或是远走他乡,整个护卫军控制区域中的青壮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5o岁左右的老人和那些半大孩子也成了区域内的重要劳动力。
除了人口相对稀少,劳动力缺乏外,耕地面积的情况也差强人意。由于连年战1uan、土匪和溃兵肆虐、官府压榨、天灾不断,许多民众离乡逃难,使得不少土地被弃置、荒芜,护卫军控制区域内的耕地面积只有21o多万亩,并且其中有少半是灌溉条件差的山地。
在得知统计出来的耕地情况后,赵振中很诧异,因为这和他所知道的后世沂门g新莱一带45o多万亩的耕地数量相差得太远。不过,在看到现在沂门g一带山林茂密并且尚有不少野狼出没,而山上梯田稀少的情景后,赵振中也明白过来,肯定是后世又曾大量开垦土地,才使得自己知道的数字和眼下统计出来的结果存在如此大的差别。
赵振中并不知道,在历史上,沂门g一带山林的毁坏是从韩复榘主政山东开始的。韩复榘主政山东时曾派出重兵清剿沂门g山区中的大xiao土匪。可由于土匪熟悉地理,加上韩部官兵军事技能实在不怎样,经常是费时费力却没多大战果。后来韩复榘采取先放火烧山,再四面围堵的策略将沂门g山区的土匪暂时给平定下去。土匪虽然被平定下去,可沂门g山区那浓密山林也给毁坏了许多。加上其后日军在此肆虐,国共双方又在此连续进行过南麻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多次大战,使得沂门g及附近一带的山林几乎被破坏怠尽。再加上建国后人口增长迅猛,当地政fǔ又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组织人力下力气开山修造梯田,才有了后来沂门g新莱等地山林减少,耕地达到45o多万亩的景象。
虽然现在的耕地面积不到后世数量的一半,不过赵振中压根就没有动破坏山林去开垦耕地的念头。沂门g山区土地贫瘠,山石遍布,这里的树木生长起来可远比别处树木要艰难得多,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况且,虽然现在的耕地不到后世耕地数量的二分之一,可现在的人口数量更是只有后世的四分之一,眼下的这21o万亩土地耕作好的话,养活控制区域内的人口都肯定会绰绰有余,根本没必要去毁林造田。
从1925年秋冬护卫军控制沂门g山区北部开始,赵振中就不断通过工作组组织民众并派出工兵营及由俘虏组成的劳改营进行水利建设。现在在沂门g北部护卫军最早控制的区域内已经修建了众多的山间蓄水塘坝、沟渠、水井等水利设施,加上护卫军推广使用的人工压力提水设备,整个北部区域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水利系统,使得这一带原本完全靠天吃饭的山地也具备了灌溉条件。而护卫军26年夏天扩张的区域中,经过近1年半的建设,水利系统也初步建立起来,山地变可浇地的改造也基本完成。
有这两个区域活生生的例子在,再加上因粮食产量提高而自家受益的民众现身说法,在1927年冬天到1928年开net之前,新扩张区域内的民众在工作组的组织下,冒着严寒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尽管整个护卫军控制区域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大家的脸上也都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赵振中和张公远这个护卫军民政部的负责人却在护卫军总部有些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