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二)(2/2)
“到医疗处讨了些酒精擦伤口。用酒精兑的。”李生润低声说道。
“嗬!还是能人来着,这兑假酒的主意都能想得出!”张培梅对着瓶子抿了一口后,咂了咂嘴,“劲头确实不小。”
看看李生润几人后,张培梅略一沉吟,便说道:“军中有规定,作战期间不许饮酒。看在你们刚经苦战从前线撤下来,今夜又要转移后方的份,这次就不另外处罚你们了。以后若是让我知道你们再犯,那可绝不轻饶!”
从张阎王手下逃过一劫,二李一杨都暗中长出一口大气:难得啊!
61军军长李服膺在一边气得直瞪眼,自己手下这都什么人呐?!两位“英雄团长”的悍不畏死原来是被军法给逼的!其中一个战前畏战不说,还对面牢骚满腹;另一个竟然无视军纪,还能想出用酒精兑酒的损点子!
“收拾收拾,到前面指挥部集合,军里要安排一下各部去留!”李服膺没好气得冲二李一杨说道。
李服膺、张培梅带着一班人走了,剩下李在溪、李生润、杨维垣三人大眼瞪小眼。
“就这么揭过去了?”李在溪摸摸额头冷汗,有些难以置信。
“那你还想怎样?让张阎王把咱们行军法?”李生润朝李在溪翻了个白眼,随后又埋怨起杨维垣来,“旅长,你真不厚道,见张阎王和军长他们来了,也不提醒一下!”
“我怎么提醒?”杨维垣辩解道,“我还没开口呢,就被张总监用手势给制止了!我要敢顶着他的意思来,那我准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起张培梅的震慑力,二李都是一滞,三人相互看看,一时心有戚戚焉。不过,杨维垣三个可不敢耽搁,整顿一下后,就连忙朝指挥部赶去。
李服膺在61军前线指挥部里打量着赶到这里的几个团长。还好,虽然有身带伤的,但总算几个团长还没有损失。以61军一万来人软磨硬顶,将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在天镇一线给迟滞了11天,与29军近10万兵力却几天内就丢了平津相比,这个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别的话等到后面我们再仔细说,今晚只安排一下各团去留!”李服膺环视了在座的几个团长、旅长一眼,开门见山地说道,“昨夜撤下来的400团,以及今夜撤下的402、425、426团,在天亮之前全部转移到阳高。399团、401团,明天凭借防线将敌军迟滞一天,入夜后向后方转移。我和其他兄弟们在阳高等你们。李师长仍然留下指挥,有什么问题没有?”
李服膺到天镇后,仔细了解了从外围阵地撤到城内的4个团的情况,也认为让900多疲兵参与明日战事并没有太大助益。况且,399、401两团这些天可没闲着,整个天镇周边几乎完全被布置成了雷区!日军要想通过,肯定要费一番周折的。因而,在和李俊功商量后,便决定让4个损失严重的团先撤。
“报告军长,我们需要更多的地雷、炸药,最好能留下几门火炮。”399团张敬俊站起身来说道。
“我来的时候带了足够的弹药,这个要求可以满足。其他人还有什么问题?”李服膺又问道。
“我和执法队留下。”张培梅坚定地说道,“不过,这次执法队不是督战的,而是要参战!”
张培梅所带领的战区执法队,虽然只有两百人,可这些人都是阎锡山从晋绥军百里挑一的挑选出来的,各个身手不错不说,装备也很精良。每人除了晋造仿毛瑟步枪、手枪各一支外,还配有15挺仿捷克式轻机枪。这样一支精锐力量留下来,确实会对明天天镇一线的阻击有很大助益。
但李服膺等人却不敢让张培梅留下冒险。张培梅身为二战区执法总监,又和阎锡山有不错的情分,若是有个万一,李服膺等人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张公,您老若是想让执法队参战,我们欢迎。不过,您可一定要转移到阳高。”李服膺劝道,“就明天一个白天,有两个团的弟兄,再加其他布置,这边出不了大问题的。阳高那边可还等您坐镇呢!”
“张公,仗都打到这份了,弟兄们是知道好歹的,不会做那些没脸没皮的事。”不待张培梅开口,李俊功也劝道,“再说,您都在前方坐镇这么长时间了,最后一天还要留下的话,这让我们于心何安?”
张培梅要是不走,李服膺恐怕也没脸走,李俊功明天指挥起战事来也肯定心有牵挂。看看李服膺、李俊功两人的神色,张培梅仔细想想,也觉得两个团只坚持明天一个白天问题不大,便说道:“你们一个要我去阳高,一个不希望我留下,看来我是非走不可了。那好,我今夜就跟慕颜去阳高看看。”
张培梅答应后撤,这让李服膺等人大大地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今夜要撤的各团回去整顿队伍,开行到天镇城西5公里外乘火车去阳高。
“慕颜啊,虽然这次61军的弟兄们在天镇表现还不错,但部队与精锐之间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战争才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不下大力气整顿一番可是不行的。”看着百米之外那乱哄哄的乘车场面,张培梅皱眉说道。
李服膺看看自己手下官兵在临时车站处的喧闹,也是大皱眉头。他知道,张培梅如此说法是看在4个团这些天打得不错的份,已经算客气了。做为军长,李服膺在阳高听到高保庸等人的事迹后,连在手下多年做营长的“高保庸”这个名字都陌生,他也很清楚61军真正是个什么样子!
“张公提点的是。慕颜是疏于管教了。今后一定要严格要求。”李服膺应承道。
有秩序地撤退和一轰而散的溃败对部队士气的影响是千差万别的。在原本历史,因61军在天镇一线过早溃退,致使大同毫无设防地落入日军之手。加板垣师团又经平型关迂回到内长城雁门关一线中国守军侧翼,山西抗战局面也就急转直下。
而现在,61军虽然在日军连番攻击下损失惨重,剩余人员也对日军重火力优势心有余悸,在张培梅与李服膺两人监督下的撤退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却使部队在整体保持了组织纪律,也仍保持着一定的士气和斗志。
对牺牲兄弟的怀念和对日军的痛恨,使撤下来的大多数官兵心中复仇的念头超过了对日军重火力的畏惧。若是引导得法、组织得力,经过此番苦战后,61军战斗力甚至因此升一个台阶也不是难事。但若是放任下去,一旦官兵们心中的激愤因或这或那的原因消散掉,那畏战情绪势必重新抬头。这将来的结果究竟如何,就取决于李服膺等人如何作为了。
也就是在24日,高保庸等人的事迹经由61军军部传到二战区后,阎锡山拍案叹道:“没想到慕颜竟也能带出这样的部队!三晋子弟竟也有盘山27勇烈之士!”随即,阎锡山又命令道:“将有关事迹报南京,通电全国!让国人也知道二战区是真在和日军苦战!”
“阎公,还是核实一下再发得好,免得出现纰漏,那就不美了。”二战区参谋长朱光绶提醒道。
“也好,就给张鹤峰、李慕颜分别去电,让他俩各自报有关情况。”略一沉吟,阎锡山就做出了决定。
25日午,张、李二人分别致电阎锡山,将此前有关战情和“盘山27勇士”的情况详细报。只不过,张培梅对李在溪、李生润两人作战前后的变化只简略成为“或为情势所迫,或知耻后勇,仍不失军人本色”。而李服膺担心张培梅详细报告有关情况,也就不敢隐瞒,反而将自己听到、看到的情况原原报告给了阎锡山。
阎锡山看了两人的电报后,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关节,感叹道:“只究其行,不问其心,鹤峰隐瑕扬瑜,不揽功,是正人所为啊!”
随后,阎锡山虽然命人将有关战况报南京,并通电褒奖“盘山27勇士”,但李在溪、李生润这两位“英雄团长”原来竟是那般底色,阎锡山心里总感觉有些不舒服。
这就好比到手一块金子,正高兴时,却发现金子的成色不足。也象后世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娶了一个如花似玉般的老婆,却发现原来是“精雕细琢”的人工美女!这期间的心理落差也就可想而知。
“唉……或许鹤峰说得对,眼下不能太过求全责备了!”阎锡山暗自叹道。
不过,阎锡山心下也奇怪:怎的张鹤峰督战就有这般效果,以往剿共时他人督战却不顶用呢?莫非除了督战人员有别外,还和这是抗战有关?
仔细想想,似乎也确实如此。国内作战时,逃跑的一方经常振振有辞,说什么“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浑不顾这中国人里也是有多重差别的。对那些如张宗昌之流祸国殃民的,或者为列强张目的,不打只能任其坐大,还不如早些消灭掉干净!
“没想到61军竟打成这个样子!”赵振中、周明远接到阎锡山的战情通报后各自感叹。他们两人可是知道原本历史军在天镇、阳高一线所打的那些烂仗的。
不管这里面究竟有何等玄虚,赵振中还是致电阎锡山,赞扬晋绥军打出了中**人的骨气。在电报中,赵振中特别指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通过部队在有利形势下的顽强阻击,迟滞并消耗敌军有生力量,让敌人按照我方控制的节奏前进,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这个胜利不是战术或战役的,而是整体战略的。只要国内军队能认真贯彻下去,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
赵振中的这封电报也转发给了几个战区。周明远见到之后,自语道:“老赵的评价可不低啊,都升到战略高度了。我这边也该给阎锡山添把火,鼓鼓劲!”
25日中午,阎锡山正在阳方口前方指挥部品味赵振中来电蕴意,思量如何应付正对广灵、灵丘一线发动攻击的板垣师团时,梁化之却从神池赶回来,并报告说人民军准备派出一个工兵营前去怀仁帮助19军构筑工事。
阎锡山走到地图前查看怀仁的位置后,感叹道:“怀仁地当要冲,西北选择这里提前有针对性的构筑工事确实有眼光啊。”
怀仁位于大同以南45公里处,是大同到雁门关、茹越口、阳方口等地的必经之处。从怀仁经应县到茹越口,约有60多公里;经山阴到雁门关约有90公里;经朔县到阳方口则约有120公里。
提前在怀仁进行布置,可有效地减轻阳方口、雁门关、茹越口等地守军的压力,也能为后方赢得更多的战备时间。
“西北方面还说什么了?”阎锡山问道。
“他们前方指挥庄毅转告说,人民军准备将从怀仁到应县、山阴、阳方口之间的路程变成日军的死亡征途,让日军在这一路处处遇伏,遍地杀机!”梁化之压抑着心中的兴奋,说道,“据庄毅说,这是人民军总参谋长周明远决定的。”
“他们准备怎么做?”
“大致就是地雷、偷袭、空袭相配合。不过,人民军除了帮助我们构筑工事外,将只承担山阴到朔县,以及阳方口一线的作战。其他从怀仁到雁门关、茹越口两地仍由我军承担。”
从山阴经朔县到阳方口一线约有75公里,这也是此前阎锡山希望人民军能承接的防务区域。由于有同蒲铁路存在,这一线也势必会成为察哈尔派遣兵团的主攻方向。
“那好,就以战区的名义让19军做好准备,迎接人民军工兵去怀仁布置。”虽然此前心愿达成,但阎锡山却又贪心不足地叹道,“若是西北能连雁门关、茹越口的防务也一并承接下来就好了。”
对于阎锡山的感叹,就连与其谊属世交,又身为其心腹的梁化之也是无语,暗叹自己这位世叔心思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