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暗中出招(2/2)
“高局长,老陈想向您反映一件事。”王良臣开口说道。
高寒见他躲躲闪闪的样子,知道他俩对自己说的话不想被第三人知道,于是就对彭柏原说道:“老彭,你先出去一下,我跟王局长和陈主任商量点事。”
接下来,王良臣与陈熙贵反映的事情让高寒目瞪口呆!原来,张在山不但把隋英俊拉下了水,而且以自己的名义,以工地需要周转资金的名义,竟然先后三次从县社保处支走了五万块钱!今天又去了一次,说再要借五千块,被陈熙贵找借口拒绝之后,气哼哼地走了。他虽然打了借条,但这是严重违反财务纪律的。
因此,陈熙贵不敢替他隐瞒下去了,赶紧找了分管社保处的王局长前来向高寒汇报。
“嗯,老王、老陈啊,我对张局长不算了解,你们对他印象怎么样呢?”
见高局长对这件事没有追问,王良臣和陈熙贵都感到有些纳闷,在他们看来,这可算得上是违法甚至犯罪的大事了,高局长怎么不太重视,反而问人家的为人怎样呢?
王良臣在局机关很多年了,平时与张在山jiāo往很多,对他的脾气个xìng自然最了解,于是接过高寒的话说道。
“高局长,按说在山局长也没什么大máo病,年轻有干劲,胆子大,挺孝顺。他是咱益林人大老张主任的大儿子,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花钱难免大手大脚,平时喜欢与局里的科长、一般同志一块喝酒吹牛,在咱们局的人际关系还算不错,除了喜欢玩玩麻将、扑克之外,没听说有什么大m看~书就病。”
高寒听罢斟酌了一番说道:“嗯,那暂时先这样吧,张局长这事儿我知道一点,等他回来的时候我找他谈谈。熙贵主任,这事你做得挺对。你们财务上把关还算不错,呵呵。你回去,把张局长打的几张借条拿回来,我再给你出个收据。”
高寒这样说,等于为张在山打了掩护,并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如果因此出问题的话,他高寒同样违反财务纪律,是要受处分的。
高寒想了想又说道:“回头我跟小袁说一下,看看机关这边宽裕不宽裕,若有钱的话,就给你们补上!”
其实,社保处有部分资金属于预算外资金,在资金列支上比较自由,无论县委、县政fǔ,还是县财政,遇到急事偶尔也会从县劳动局拆借一部分资金。徐琦良去阳东市劳动人事局视察时,就曾经开过“吃大户”的玩笑。
现在,陈熙贵见高寒局长等于间接承认了张局长的作为是他允许的,就不敢跟“一把手”丁是丁、卯是卯了。于是,赶紧摆摆手说道。
“高局长,没事,就当我们处上缴给咱局的好了,回头我让他们财务上处理一下。”
高寒笑笑。
“呵呵,以后吧,少不了你们保险处支持!”
高寒说的是实话,劳动局机关清水衙mén,不如社保处和劳动服务公司“féi”!而陈熙贵对这个局长也是由衷敬佩,人家才来几天,硬是把局系统的住房给解决了,这可是每个家庭一辈子最关心的大事啊!
送走王良臣和陈熙贵,高寒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见一见张在山的老父亲——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厚禄,毕竟这家人在益林不能算普通人家,老张主任虽然离休了,但余威犹在,县里的干部对老领导仍然敬让三分。自己若贸然把张在山处理了,以后在益林官场就不好树立权威了。该打压时一定要打压,但该拉拢时还是要拉拢的。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有些事情让老子教训儿子要比自己出面好得多!
张厚禄住在县委大院里,与前县委书记刘建功家隔了两栋楼。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自己这位老领导了。刘书记在主政益林的这些年里,竟然没有像其他县领导那样换房子,一直居住在名曰“三居室”,其实只有七十多个平方的老房子里。而像郑苍山,甚至包括姜伟波这样的人,都已经住进了专为常委们盖的常委楼里了。
张家独mén独院,很好找。高寒摁开mén铃,自报家mén,是张在山的老母亲敞开的。
“哎呀,是在山他们局的高局长。老头子,你快收拾一下客厅。”
论年龄,张母应该算高寒nǎinǎi辈分的人了。于是高寒按照益林习惯称其为“娘娘”。
“娘娘,您别忙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来看望您和张主任,挺过意不去的。”
高寒一边客套着,一边让彭柏原拿了东西往里走。
进了客厅,张厚禄像根本没听见老婆子的话一样,仍然戴了一副宽边老花镜低头看着报纸。从他翻看的动作上琢磨,可能对高寒这位不速之客并不怎么感冒。
“我说的话你听见了吗?”张母白了自家老头一眼。
“我听着呢,你没看我忙着吗?就是郑苍山来我也这样。哼!一个小máo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