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传国玺(2/2)
继续往里走,dong穴被开凿得整齐起来,穿过长长的白银甬道,张晓星他们来到了一个四方石室大厅,这里面所藏的是最珍贵的东西,各种yù石古玩,金银铜器,珍贵字画都保存在这里,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里的很多字画因为保护不利,看上起tǐng好,只要一碰到就会化为一些灰烬。
最令人吃惊的是在大厅正北,一张汉代yù质案几之上,仅仅放着一个一尺见方的黄金盒子,中国历代帝王都是坐北朝南,古诗当中就有“北极朝庭终不改”的句子,可见中国以北为尊,这样一个盛放着无数珍奇异宝的大厅,在北方却仅仅放着一个金色xiao盒子,那么这个盒子当中究竟是什么,居然能够受到如此礼遇。
张晓星看了看程素素,二人此时心跳都不禁加起来,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猜测,联想到这是皇室遗宝和中国历朝历代当中流传的那个传说,张晓星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张晓星上前,颤抖的双手,将那金盒打开,一块yù玺正静静地躺在其中,其质润滑,触手生温,其色绿如蓝,方圆四寸,上纽jiao五螭虎龙,下面则是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中一角缺损,以金补之,四面有着其他不同地铭文,有“昊天之命,皇帝寿昌”,有“天命石氏”,也有“大魏受汉传国之宝”等等字迹,与史书上说的传国yù玺几乎完全一致。
“这就是传国yù玺?”程素素冷静地说道,经过最初的惊讶,此时他们已经恢复了冷静,明清的学者对传国yù玺的认识已经完全不同,他们认为传国yù玺也不过是一种特殊一点的古玩器物,算不了什么国之重器。
“当然,这绝对是如假包换的传国玺,相传传国玺被北元带到了北方荒漠,却没想到根本不是那回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的时候,已经将传国玺追回,只是因为后来朱棣来到了南京,没有找到传国玺,怕别人说他得位不正,才故意编出一个瞎话,让人认为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传国玺,永乐帝孜孜不倦地寻找建文余党,恐怕更多的原因是为了这个东西吧!”张晓星不禁叹道。
张晓星从一开始拿到了传国yù玺,就一直没有放手,程素素奇怪地看着张晓星,这让张晓星非常地不舒服,说道:“你这么看我做什么?”
程素素说道:“那这么喜欢传国玺,你是打算做皇帝吗?”
张晓星嘿嘿笑道:“南洋的兰芳共和国都无法长久,更何况是什么帝国?我才不会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喜欢传国玺,是因为我在穿越之前,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收藏那些有政治意义的宝物,否则我就不会那么费力不讨好地去投什么独立宣言了。而这个传国yù玺可是在我的目标当中,排名第一呢,为了这玩意,我可是走遍了世界各地,我甚至去挖过五代冯道的真正墓穴,去北方门g古挖过北元皇室的墓穴,我这个国际大盗那时候差点成了盗墓贼,辛辛苦苦找了三年,却一无所获,现在看到这东西,我能不兴奋吗?”
程素素说道:“那这东西就归你了!”张晓星吃了一惊,说道:“归我了,你会说出这种话来,我们的程大xiao姐不是一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吗?”
程素素淡然说道:“现在这种东西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如果有值得信任的政fǔ,这种东西自然是jiao到政fǔ手中,但是现在的北洋政fǔ和以后的国民政fǔ很显然都承担不起这种东西,不过现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是一个世界优秀民族角逐世界主角的年代,是一个以战争为主题的时代,这种东西一来没有多少政治价值,二来,这东西说是无价之宝,实际上就是换不到钱。既然你喜欢,就jiao给你玩得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别搞丢了就行。”
张晓星不禁暴汗,说道:“说得我跟xiao孩子似的!”
随着运输机轮的到来,无数的黄金白银,器具古玩被装上了木箱,一箱一箱地运到张晓星修建的金库当中,而且还来了几位手法娴熟的裱糊大师,对这里已经腐朽破损的名人字画进行修复装裱。最后在地面上的一层氧化银也被张晓星他们收集了回去,这些氧化银也足有几百吨重。
这样一船又一船的货物,源源不绝地从山里运回到这个新兴的未名工业城镇当中,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一艘船在装卸的时候,一个箱子突然从船上掉落下来,其中明晃晃的金银登时洒落了一地。
这种视觉冲击绝对令人震撼,金银这种贵重金属,原本就是极为稀少的,此时二指粗细的金条银条和拳头大xiao的银元宝金元宝,此时就像是普通的铁锭铜锭一样散落在地上,周围的人眼睛马上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