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佛火红莲(2/2)
光线万道,瑞彩千条,一片瑰丽,如电闪雷劈。
然而对战至此,惠能却仍是以静制动,以守为攻,不带一丝杀意。
我佛慈悲!
善哉,善哉!
惠能双手合什,严阵以待,一瞬不瞬的注视惠见一浪强过一浪的九道一指禅剑,再次露出凝重的神色。
他口念经文,将念力提升至极限,全身袍服拂动。接着,双脚行动流水、燕翔鱼落般地后退两步,看似简单,却似退未退,似进未进,玄妙至乎极点。
狂飙倏起。
“轰!”
佛火红莲的气罩倏地爆炸开来,火光冲天,炽烈无比。
巨大的热浪如汪洋倾泻般扩散,极度恐怖地席卷了整个华胥庙广场,连雄伟壮观的玉石神像都摇摇晃晃,随即如蜘蛛结网般龟裂扩散。
天地沸腾,气荡回响。空间破碎,一片火色。
如火焰般闪烁的三十二瓣红莲花片,像天女散花一般四处纷飞。
瞬间燃烧,变成一朵朵粗如手掌的火花。
燃烧!
燃烧了生命!
燃烧了万物!
飘散的红莲所到之处,片甲不留,皆为灰烬。
无声的湮灭。
以华胥庙广场为中心的方圆百里之内的葱郁的绿色几乎是瞬间变为枯黄。
春之希望,霎时沦为冬之萧索。
气劲余波如狂风汹涌般卷进山林深处间隙里,树林摇曳,沙沙作响。尖厉的呼啸犹如鬼哭神号,闻者惊心。
与此同时,火浪高温亦将这片地域空气中的湿气尽数蒸发。
场面相当的恐怖,如此的突兀。
五僧血色尽退,一起被莲火燃烧的强大灼热气浪,对冲得往后倒跌而飞,分别散落各地。纵使他们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也是难以正面抵御,身体接触地面之时,各自再次气血翻腾,最终压抑不住地喷出一大口鲜血。
这庞大火浪残余的可怕气场波动,连远处的封弋、李无忧都低声闷哼,双双感到肉身有些承受不住地酸麻,踉踉跄跄地轻轻晃动几下。
当二人面面相觑之际,各自嘴角已然溢出一丝鲜血。
片刻后,那些恐怖的、寂灭的毁世意味,那些决然、冷漠的气息,已经消失无踪。
佛火红莲亦随之敛去。
现出惠能渊亭岳峙的雄伟虎躯,单掌直竖胸口作出问讯的姿态,一边化去“盘舍归一”的冲击指剑气劲,一边口暄佛号,嘴角也不断有鲜血溢出。
刚才他也只是卸去对方五僧合体的八成气劲,其他的照单全收。
即使如此,仍如青山,不可撼动。
惠见与四大金刚罗汉此时站起身来,一时之间均不敢轻举妄动。
五僧双目一致地全神凝望着惠能,想探知他伤势深浅的真实情况,想弄清楚他还有几分余力可战,却见他卓立如佛像,脸色平静,无惊怖、无恐惧,尤其是那对眼睛似若能永远保持神秘莫测的冷静,有种超越了血肉形相的奇异感觉,再加上此战他表现出来的天赋与魄力,让他们脸上难以掩饰地露出诧异、震骇神色。
天地似乎停顿了刹那间。
惠见神情肃穆,缓缓抬对,仰望尚未恢复自然之色的红色天空,打破压人的沉默与寂静,长长呼出一口气,摇头长叹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想不到十五年来,惠能师弟你居然已入圣合道的不动明王之佛境,甚至还机缘巧合地修炼成符印念师,着实令我等感到颇为意外。不过,佛火红莲这道相结合的色空世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好像仍欠些许火候,否则我等就不会再次和你对视,就不会有机会再次杀你。”
惠能环顾众人,暄一声佛号,一字一字缓缓道:“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惠能十五年前不争、不辩,十五年后无畏、无惧。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闻言,无休、无了、无相、无念四大金刚罗汉一致双掌合十,很有默契地异口同声道:“阿弥陀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悟了,悟了!”
惠见诧异之时,四僧之首的无休接着道:“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若见如来。我等终日口念般若,却不识自性般若,殊不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菩提一念,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多谢师兄慈悲,开甘露之门,令我等安心开悟。”说完其他三僧随之行动一致地叩谢敬礼。
惠能眼神变得深邃莫测,圣光灿然,以微笑回礼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人虽有南北,但佛性本无南北。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旨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成佛道。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四位师弟悟则刹那间,可喜可贺!”
封弋与李无忧心中同时涌起无法控制的崇慕之情。
惠能大师禅语不断,内中深含玄理,竟然令四大金刚罗汉刹那间顿悟。
惠见见四大金刚罗汉被惠能的几句禅语说的貌似顿悟成佛,心内气得牙痒痒,脸上却满是失望,双掌合十,颓然道:“四位师弟,你们……唉,罢了,罢了,人各有志,佛路不一。从今往后望自悟修行,自心见性,早登彼岸,正果圆满。”
无休、无了、无相、无念四大金刚罗汉再次敬礼拜谢惠见,同声道:“多谢师兄成全。”说完便结伴离开了。
惠见双眼似开似合,一线目光再次投向惠能,接着道:“师弟禅武双修,已成玉佛之体。那又如何?天下朝野之内谁人不识上座神秀?他乃是天下共举的禅门六祖,传法衣钵的真正主人。”
惠能面容古井不波,环顾白石广场焚寂萧条如冥界鬼域的惨况,眼里显露出一丝凄迷伤感,黯然半晌后复回恬静自若的神态,目光转投惠见,再次闪烁起智慧的光芒,轻叹道:“师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何苦如此执著呢?实不相瞒,师父临别之际再三嘱咐,自古以来,内传法印,以便正智与真理相契合。外传衣钵,以便教派承传旨意明确。故衣钵只是信实,乃法之外物,正法才是大道,诸佛只是传授自性本体,诸师只是密付自性本心。故早有远见,称之衣钵是祸端,止于我身,不让再传。至于正法,佛祖所言:‘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正如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此是禅宗之始。故禅义传承于此,悟道于此。禅祖预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如今佛示已然遍布天下,禅法承者皆以心之了了,以无上真如,见性得涅磐之道。师兄,外迷着相,内迷着空,你已着相了。”
惠见难得有耐心地听完惠能这番禅语,微微挑了挑眉,脸上虽面无表情,心情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先是沉默,然后凛然。
他一心向佛,却佛不心中。
心中只见衣钵,却不见正法。
那自己现在站在这里,究竟是在做什么呢?
他的身体忽然无比沉重,感觉没有一丝力气。他的精神意识变得有些模糊,仿佛被惠能当头一棒。
他的心跳有些狂躁不安,好像在黑暗的大海之中遇到风高浪急,苦苦挣扎着。
这是心魔与佛陀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