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差距(2/2)
而突然体现在比赛中,他们的每一脚传递都清晰准确,传接球的两人间不但默契十足,而且大多传递在空档,接起来也很舒服,很方便的继续下一个动作。
就像一个运转流畅的机器,球在不断传递中,即使偶尔一次传的不怎么到位,也因为他们更多的都是些空档传递,接球的人大都有时间做一下调整,马上就把失误给修正了。
在球场上,体现出来的就是老队员踢的越来越轻松写意,新队员越来越心浮气燥,即使偶尔拿球也传不上两三脚就丢掉了球权。
场上做裁判的林汉声体会更深,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吹不了一场少年队比赛,可事实上他真跟不上比赛的节奏。他跟着老队员们的传球不断反复加速、减速,往复多少次后居然发现自己的体能跟不上了,可想而知新队员们的体能有多糟糕。
减下速度来的林汉声感觉到,这些老队员不但强在基本功的扎实,还有他们不停的跑动接应上。持球队员总会有二个以上的出球点,所以面对新队员没有协助的单纯逼抢根本不会惊慌。
另一点是放慢步伐,不追求立刻靠近足球位置时慢慢体会出来的,他跟着老队员们的慢跑并不会感觉太累。突然发现,足球总是在局部被老队员们加快传球频率,造成追着球的新队员们反复改变跑动频率,反复加速减速,就像刚才他一直追着球跑的下场一样,很快就感到疲惫。而大部份老队员们不参于局部传接时,都是种节省体力的均速缓跑,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局部提速是在交替进行,也就是说大部份时间、大部份人都在低功率待机一样,还是交替恢复的。
对手因为没有主动权,只能被他们调动,始终全队大部份人都处在全功率、甚至是超出功率的输出。
林汉声想这些时不止一次的偷偷打量场边漫不经心的林文雷,如果老队员们这种在节奏上的控制是有意的话,是训练出来的话,那也太惊人了!
场边的林文雷看到老队员们进入控制节奏后,就不怎么关心场上了。新队员们也有各自的优点和特长,但是根本没怎么配合过,也没组成一个整体,很难去限制和打破这种节奏。
他逗起了一开始比赛就挤坐在他旁边,却一言不发的韦一来:
“在队里习惯不?”
韦一扭着脸没理他,还躲过了林文雷伸过去揉他头发的手。
“呵呵,长脾气了啊,还听新泽教练说在队里谁也不理。干嘛,耍大牌呀…”
韦一瞪了他一眼:
“没有!我训练什么都按要求做了,配合和传球也都做了,凭什么非要理他们!”
林文雷知道是把他调整到u10有情绪,王新泽也提出过,只是他一直没时间去开导他,这会也不太合适,只好先逗了两句就没再多说。
场上当林汉声吹响哨声时,新队员们都当时坐到地上,即因为5:0的比分差距,也因为体力和精神上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