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决定(2/2)
“腿没事,霍队医说了,回去到冰桶冷疗一下,完全能赶得上后天比赛,放心吧。”
林文雷说的霍队医是安德森-霍夫曼,梯队的一个小孩以为他像华人一样姓霍名夫曼,很快就成了霍夫曼的专用称呼。
说的冰桶是指超低温冷疗(cryotherapy),“超低温”指的是零下140c~零下110c,球员进入像“冰桶”一样的开放式冷疗仓,坦然接受与液氮的亲密接触。在烟雾缭绕中待上三分钟左右后,肌肉以平时三四倍的程度放松,血液循环加速,更多的氧气和养分带到运动损伤患处,加速伤痛恢复。运动医学中心引进的用于康复的新玩意。
不过孙乐天却没关注林文雷说的,而是带点哭腔问起林文雷:
“教练,每次比赛我都会很紧张,还害怕别人踢我,我是不是太胆小了,不是踢球的料?”
原来孙乐天才对自己的问题很清楚,正是这个问题让孙乐天从半年前的主力变成了现在的替补。林文雷组织了下语言后才认真的说:
“是,紧张让你的动作和心态都容易变形,这也是你被樊盛和春城先后超过的原因。但这也和球队有关系,怪只怪你有帮怪物队员…这么说吧,你是个天份和缺点都很明显的队员,要在别的人,人们会关注你的天份而忽略你的缺点,可在我们队,天份都很高的时候就会比较缺点了…”
看他还是很不自信,林文雷就开始给他分析:
“你看,国少你知道,他们也是从各队选的尖子,朝鲜国少据说比国少还强些,然后你不是同样踢赢了吗?容裕也不是有同样怕对抗的毛病,但特点也很突出,对吧?所以你有两条路,要么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要么让自己的特点更鲜明,这要你自己来选然后做到,我只能给你些建议,路还要你自己走。”
孙乐天听完,猛的抬头盯着林文雷说:
“教练,你觉得我还有希望?我爸妈说我踢不上主力,踢球没什么希望,让我放弃足球专心学习…”
“这个关健是你自己怎么想,但踢球有没有希望要看什么标准,你能踢赢国少、朝鲜国少,放国内别的队应该能踢主力。未来豪门和英超、德甲不适合你,但欧洲一些技术流的二流联赛,还有国内俱乐部你应该能立足,所以你想好,然后和你爸妈好好谈谈…”
“教练,你是说我能踢上职业足球?”
林文雷点点头,然后加上了前提条件:
“好好练,然后对抗激烈的联赛估计不适合你,别的我觉得问题不大。”
林文雷拍了拍孙乐天的肩就离开了,他总习惯把自己的意见讲清楚,然后决定权都是队员自己的,想在他手下踢球和训练自己不动脑、不做决定是不行的。
做决定这个事也是民族习惯影响足球的一个例子,我们华国球员从小就有家长、教练在帮球员做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踢球时经常见到教练在旁边喊着什么突破、传球、射门的指令,恨不得代替球员在场上踢。
这样即使队员按教练说的做了,也成功了,队员也不大懂为什么这么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这也是华国足坛一些保持着灵气的球员往往比较叛逆的原因之一,他们不那么听话倒成为了有利的特点。
不仅是不会变通,不会应付突发情况,最重要的是球员独立做决定的能力没有了,激烈的重大比赛时一张张迷茫的脸就是证明。
所以林文雷给他队员灌输的就是,我来提要求,你们去做,做好与不好没关系,重点是自己做决定、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即重视技术的磨练,也不会忽视心理的磨炼,尽管这个更看不到、摸不着,没有具体的成绩摆出来评职称、涨工资。
但幸运的是他是自己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