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鹿野寺再谈舍利 佛像前诚心许愿(上)(2/2)
在行明法师的邀请之下,三人随着大师以及他的侍从就步入了这典雅的禅堂。只见这禅堂,大约有三四十个平方的大小,坐东朝西。禅堂里面布置的也甚为雅致,在这东侧山墙的正中,有一一尺来高的鎏金佛像,安奉在红木几案之上。
而这正北侧的山墙处,则是一床榻,在这南侧房门的旁边随窗的位置,则是一对桌椅,其他空余的地方,则是安放着古老的贝叶经卷。当然了在这禅堂的正中也有一个方桌,外加四个明黄色蒲团。在行明法师的礼让之下,众人也按照这原有的礼节,尽数落座;行明法师随即纷纷侍从,冲泡了几杯红茶,被他亲切的安放在列位的面前,当然,这茶具也很是简陋。但是茶的效果却丝毫并不比大唐的香茗有这差别。
率先开口的依旧是行明法师:“刚才听王长史说起,这佛教在你们大唐日渐兴盛了起来,这可是玄奘法师的功劳?”
“正是如此。当年,玄奘法师归唐以后,先帝素闻其是一高僧大德,故而就亲自相问这佛法上的问题,玄奘法师都一一精彩作答。再加上大师归唐之时,又带回了甚多之佛教典籍,于是,这佛教上有朝廷支持,下有精湛的佛教教义,故而使得佛教在我大唐日渐兴盛,再加上我大唐今日之陛下与皇后均信奉佛教,所以,这佛教在我大唐目前也算是大兴。”王玄策轻押一口茶水之后,对行明法师回复到。
“这都是佛陀的荣光呀,向来没有一个宗教可以在一个地方长久,特别是在我这五印度大地之上,佛教与婆罗门教本自一脉,这些年来,在这根本的教义问题之上,似乎已经难掩佛教之颓势,特别是这鸠摩利罗出现以后,已经让佛教在百姓之间的根基,日渐消亡,所以老僧也时常担心这佛教的未来方向。听长史这么一说,老僧心中倒是宽慰了不少,毕竟这佛陀的荣光,依旧存留世间。”行明法师面带悦色的对他们三人回复到……
“多谢大师,看得起我大唐,咱们这五印度,向来就是佛教的根基。朝代也有时常的更替,而这宗教也有兴亡往复,这佛教自诞生以来,也出现过多次兴亡更替,我想这次也断然不会例外,这仅仅只是一时的消沉罢了……”王玄策安慰行明法师到……
“王长史所言甚善,希望如此……”
“我等此次前来,另一方面,就是准备礼拜这佛陀遗留在咱们五印度大地上的两颗至宝佛指骨舍利和佛顶骨舍利,可惜的则是,这两颗至宝,目前均下落不明,不知大师可曾知道其下落否?”因为也算是老友,更了解这行明法师之为人,所以,王玄策就打开天窗直接问到。
“这件事情,这些年我也听别人说起过此事,当时这佛顶骨舍利在这劫比他国之大珈蓝寺供奉,而这佛指骨舍利则是在这曲女城的王宫之内供奉,可惜的则是因为十年前阿罗那顺的行梵灭释,以及篡权夺位,就失踪不见了,这些年老僧也曾打探过这两颗至宝的下落,可惜的则是依旧未曾获得丝毫的线索,当时那几年,还怀疑是不是王长史给带回大唐了呢?最后发现却不是”这行明法师轻轻的押了一口茶之后,话锋一转微笑着对王玄策等人说到。
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