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旧人新见(2/2)
故而有时,柳胥莫名的感谢已死的青阳世子。
如若不是因为他,自己如何能得此学习机会。
第二节是武课,场地在剑心斋外,由专门少师授教骑射。
骑射对柳胥而言,更不有问题,他极放松。
......
上午文史,下午操练。
就这般,柳胥的生命在青阳世子的道路上,步入正轨。
入了轨道,时间便在不知觉中过的很快。
转眼间,夏日结束。
夏结束,是有好处的,天不再炎热。
但却近了学宫小考的日子。
稷下学宫每季末,都有考试。
且考校严格,如不通过,则勒令降级。
降级在学宫是要被嗤笑的,且会影响以后的仕途。
所以每个人都分外重视。
除却柳胥。
因为季考前的他,正在太医院玩屑。
想在太医院玩耍,委实不容易,即便抛出青阳王的名号,也不起作用。
直至后来柳胥找到了青猿世子。
因为楚玉麟的太叔公,在太医院做御医,人称楚圣医。
借其门楷,柳胥得以入太医院学习。
此圣医,年龄很大,同时脾性也很大。
柳胥跟随着,张闭口皆是太叔公,叫的甚是欢快。好似这人不是楚玉麟的太叔公,而是他的一样。
但却老者,并不倾心关照。
然柳胥有心机,识药草、辨药性、判药理,学习太医学,只跟随他。
不懂就问,不会就问,不明白也问。俨然是一副将其当成自己太叔公的姿态。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怕麻烦,更不怕麻烦自己的太叔公。
老者被麻烦的无辙,故而破例拿出《万草药王典》让柳胥拿去自行学习。
药王典十分贵重,作为太医院不传之书,其内包罗万种药草,千科义理。
然两周后,柳胥抱着药王典再次找到老者,说是已识完备。
老者白胡很长,捋着白须,眼睛眯眯的笑了。
柳胥佯怒,让其考校。
老者拈着白须,随意询问。
然竟不想知,柳胥对答如流,竟不有一处出错。
不由的,老者的脸色有了变化。
从此后,待柳胥再不是对纨绔子弟的姿态。
季考期间,并无课时,柳胥极得空闲。除却辨识药草外,他的主要时间都在练习步法上。
步法来自青阳王,柳胥讨的。
早在之前,他便以应对季考为由,向王府寻要青阳王的成名技七绝连影步,但却没能成功。
青阳王回信,言此步法牵扯甚大,以其现有实力,只能是祸事,故而拒绝。
柳胥有些失望,毕竟众人皆言青阳王的七绝连影步独步天下。
虽未如愿讨来七绝连影步,但青阳王送来了一部鬼影诀。
此诀亦有不凡处,待大成时,身法能若鬼魅,层叠不穷。
柳胥也算欢喜,每每有时间便操练开来。
他极有天赋,尤在自学方面。仅是两周过去,业已有小成。
练鬼影诀时,柳胥并不着上衣,在殿前桃木树下,乘着清风,操练整个上午抑或下午,也不休止。
鸾儿以及其它女婢,时在不远处观望,一待柳胥稍有停下,立时端上凉茶与湿巾伺候。
柳胥接过湿巾随意擦去脸上汗水,而后端凉茶喝下一杯,继续操练。
殿前的桃木树极为高大,风一吹,桃枝便柔美的摆动开来,并伴随着幽香。
时间久了,幽香味便淡了。
因为夏结束,风变寒了。
夏结束便意味着季考到来。
稷下学宫不少人都忧心忡忡,因为不自信。
也是!
明皇庭最出色的少年都汇聚于此,欲高人一筹,谈何容易?
何况且每回季考题目并不简单!
文课八目,地理学、古史学、教诫言训、星相学、治国策、国战史、雅文志、道理论。
武课三则,千里骑射、勇登圣山、擂台夺魁。
文课八目,连考四天,每日两科。
秋季第一日,考校地理学与治国策。
地理山川,钟秀河海,早在三年面壁时便熟记于胸数十册,故而文卷发下,柳胥轻描淡写,未过多久便已交卷。
剑心斋的各皇子、世子,乃至左钦、楚玉麟等人都甚为疑惑。
待第二场考核治国策,众人更为吃惊。
治国策论,十分繁杂,各家有各言,各言出各书。
大明辅政的是程氏治国论,同时有所整改。去除过激的强权行政,也对相较出色的其他政论有所吸纳。
所以治国策在众学子心中,并不是一门易学的科目。
但柳胥并未用去半个时辰,便已停笔。
不少人觉得,定是题目太难,他主动放弃了。
毕竟在他们眼中,青阳世子荒废过三年学习的时间。
只是他们不知,早在四岁时,各家治国策柳胥业已能够倒背如流。
待得四日联考完毕,剑心斋学子,包括有第一才女之称的蓝月公主都有如经历了一场大战。
身心皆疲惫。
因为这一季的考题,出奇的变态。
功课做的稍差,抑或平日贪玩者,皆一副怨声载道的埋怨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