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禁军教使(2/2)
所以明皇旋即道,“宗爱卿,尹爱卿,你二人以为如何?”
杨旭自是聪颖人,他不说好,却来了句你们以为如何。
下方二人面面一望,略显尴尬。
能如何?
选呗!
话都到这份上,只能凭借运气了。
“臣觉甚好。”
“臣也觉甚好。”
“好,既是如此,两位爱卿便自主选吧。”
“那臣便选首段。”宗正道。
“臣选尾段。”御史大丞道。
两人选择罢,各自退下。
“启奏明皇,臣想求取些龙血、龙须、龙肉等,以做药理研究。”这时一人出列,道。
明皇一看是太医院院使,未做犹豫,便道:“准了。”
不仅如此,龙角、龙骨等物也皆有人寻求。
杨旭倒也不吝啬,只留备部分,其它的均赏分下去。
待得龙躯分罢,朝事完毕。
百官出金銮殿。
“恭喜啊!”不少人敬佩斩龙二字,故而前来祝贺。
柳胥点头微笑一一回应。
一路出皇庭,柳胥中心微叹。
今一朝入宣,竟成了禁军教使。
丝毫准备都没有,他甚至都不知,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这角色转换的太快,遥想大半年前,他在皇庭尚还是青阳世子。
如今仔细想来,委实滑稽。
不过唯一使他欣慰的是,这官职是他凭借自己的本事得来的。
且不论如何说,也是个正七品上的教使。
出皇庭后,柳胥在近城寻了个住处。
当日,怀揣着一封信,去了理藩院。
找到青阳王接待使,对出暗语,柳胥将信交给了一人。
回不得安阳,此中过程,青阳王必当悉知。
却他多少,是该有个解释。
三日后,柳胥赴皇宫,走马上任。
顺随介领,他先至府库领了两套寒衣铠甲,一把禁军教使剑,以及一张禁军玉符。
登录罢,拿着玉符前往前清室,掌室门的是位首领太监,正六品的职务。
却亲自接待柳胥,笑容热情。
柳胥拿出玉符,完成交接。
少监递来一串钥匙,一枚教使令,以及些许杂物。
杂物书策甚多,首领太监递了个眼色,两少监上前帮忙。
“谢过公公。”柳胥抱拳。
“是咱家该做的,梅教使请慢走!”首领太监道。
柳胥拿着钥匙,身后跟着两少监,一路前往教使殿。
教使殿,即为禁军教使的住处。
大明皇庭禁军十万,大统领辖下,有三大教使。
每教使掌兵三万,行操兵、练兵、护城、守卫、戍夜等事宜。
事宜繁杂且劳多,故而每教使下,新设三位副教使,各掌兵一万。
另副教使下,又增设指挥使、统领、队长等职务。
这般分级下来,便使得极易管理。
禁军行令严明,各级各阶,做本职事,行本职令,听本职旨,只若指挥使、统领在场,教使基本可无事宜。
柳胥来至,殿前有兵卫,自知是新任教使。
立时过来两人,接过柳胥身后的物品。
两少监告退,柳胥转身入殿内。
教使殿颇阔大,但却清寒,室内用品甚少。
“放案牍上吧。”柳胥道。
“是!”两甲衣兵卫行指令。
柳胥将教使剑以及墨锋挂于剑阁,抱着一套铠甲入了内室。
片刻后,方出来。
对着铜鉴望去一眼,还算中意。
自此后,他便长久要穿这套铠甲了。
他的角色转换的很快,不再是稷下学习,而是保卫皇城。
柳胥转身取教使剑坠于腰间,手按着剑,长袍一展,迈步走动。
却也合适,并无多般不畅意处。
待逐渐习惯这身行头,他取案牍上的书策,研读开来。
书有六七册,包罗宫廷礼仪、教使职责、禁军秩序、宫廷图纸等。
柳胥记忆力极好,读的亦快,不消一下午时光,便得熟记。
故而又遣人将三位副教使以及各级指挥使、统领的信籍调取出来。
直至晚间,他方才出教使殿。
明宫廷他最熟,四岁时《明庭宫址》便能倒背如流。
沿着西辕门,一路向南,他来到了都统殿,禁军大统领卓青的住处。
门前兵卫见柳胥着教使服,握教使剑,立时前去通报。
不多时,一位相貌方正的中年男子出门相迎。
正是十万禁军大统领卓青。
“青寒见过大统领!”柳胥未想到其亲自出门,故而立时抱拳。
“外面寒,快且进来。”卓青温和,不像是对待下属。
“谢大统领。”柳胥再抱拳。
“下职期间,不必那些礼节。还未吃饭吧,来,进屋陪我小酌两杯。”卓青待柳胥极好。
柳胥跟随入门。
果见桌上摆满酒菜,想来还未开饭。
“进来坐吧。”
“是。”柳胥行礼。
“不必客套。你一朝斩龙,名动天下,我这人最有一样不虚假,就是爱惜人才。我长你些年岁,如不嫌弃,可唤声大哥。”
“是,卓大哥!”柳胥抱拳。
他自不呆傻,既然上司有意交好,他自然应和。
“好,这样才对。来,陪我喝上一杯。”
柳胥不推诿,举杯相碰。
“在这皇庭还习惯吧?”一杯喝罢,卓青问道。
“虽与江湖有所差别,却还适应。”柳胥回答。
“在我这儿,不必拘谨,以后遇到什么问题,自管来问。”
“谢卓大哥。”柳胥抱拳。
“......”
“......”
推杯换盏,两人喝的很晚,至夜深时分,柳胥方摇摇晃晃回教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