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忍者出没(1/2)
张谨在第二天离开名古屋,坐海船前往仙台黄麒英部。
黄麒英率领的是他兼任旅长的山地兵旅,士兵来源多为湘粤和赣粤交界处的山区子弟,视翻山越岭为家常便饭,而日本北部地区多为丘陵地带,所以黄麒英主动要求由他带领麾下的部队到此作战。
黄麒英素来稳重,他将手下的三个团按照品字形分布,他带着旅部和直属部队处在三个团的中心地带,这样既便于通讯往来,也便于互相支援;部队白天散开作战,晚上聚拢驻扎,时刻保持警戒状态;这种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虽然推进速度不快,却能保证部队的安全,不至于出现很大的战损。
因为在上次对越南作战时,黄麒英带队冲锋时,没有运用恰当的战术,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此事成了他心里的一块伤疤,时刻警醒着他。
所以张谨发现黄麒英的排兵布阵作战思想与他过来传达的军部指令竟然不谋而合,而且黄麒英为人也很随和,接受指令后立即让三个团长过来开会,会后又派出随队的军部直属处室军官去三个山地兵团监督指导,防止部下们出现随意散漫的思想行为。
张谨觉得黄麒英不象铁桥三那么气场强大,和黄副军长呆在一起很自在,就决定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也好趁此机会学习一下怎么带兵作战,因为梁大军长给他的命令就是到前线来督战。
此时日本政府负责东京防务的是木户孝允,原名桂小五郎,少年时就刻苦学习剑道,是一名剑道高手,又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其为人做事既慎重又不乏进取,十分符合剑道真意,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也是明治天皇信任依赖的重臣。
但这些日子以来,木户孝允始终是满脸沉重,心里更象是笼罩着愁云。敌军兵分两路,一步步向东京逼近,沿途所有阻挡反抗者全部被击杀碾压,这股力量仿佛是套在脖子上的绞索,正在慢慢收紧,收紧,直至压迫到底喘不出气······
这股压力之巨大,是他成年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也让年少成名天赋奇才的他一时竟无所适从;这几天夜深人静时,木户孝允常常独自呆在静室内冥思苦想,苦苦思索着破解敌军压力的办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何况是他这样的天才!经过几天的苦思,木户孝允想到了一句名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天才就是天才,顺着这个思路,他很快构思出了几套进攻方案,再根据自己手中的实际力量,优选调整之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
木户马上进宫向天皇汇报,为保密起见,没有通知其他人参加;两人在宫内密谋了许久,最后,明治天皇咬牙切齿的同意了木户孝允的作战计划。
这天,黄麒英接到一团和二团的报告,白天他们作战时(抢劫)发现似乎有人尾随跟踪他们,但派兵追查却无所获,晚上他们聚拢集合后也有暗哨发现隐约有人抵近侦察,却未发生过袭击哨兵的事情,更无偷袭事件出现。
这个事情引起了黄麒英的重视,张谨更是一下联想到了铁桥三说过的日本忍者,这种似是而非隐隐约约的侦察行为确实和那种忍者十分相似。
黄麒英也点头认可张谨的判断:“自进入日本以来,我和梁副军长本没有机会亲自参战,但却遇到了数次日本武士的偷袭,其中就有不少忍者参与;日本忍者以隐身功夫见长,其作战能力并没有多高,正因为其隐身能力高,所以他们往往偷袭我们的指挥中心,因为我们习武之人大多心高气傲,袭击对象往往选择敌方首脑,所以我和梁师父就和日本忍者交过几次手”。
“副军长,现在我们一是要加强守备特别是各级指挥部的防卫力量,第二要弄清楚这次出现的忍者侦察有什么目的”。
“嗯,不错,你这话一针见血,这次的忍者活动确实有点古怪,只侦察,不偷袭,看来他们所图甚大啊”,黄麒英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转身就吩咐通讯兵传令部队注意收缩协防,各级指挥部更要谨防日本忍者偷袭,加派明暗哨,哨兵一律子弹上膛。
“慢!”张谨出声阻止:“副军长,既然敌人所图甚大,那我们就预测一下他们究竟有何目的,现在我们贸然行动,势必会被那些忍者察觉,打草惊蛇之后就更难猜到他们所图”。
“唔,那你的意思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