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七回 归还(1/2)
长安城外的某座小村庄,王珑儿的家。
“爹爹,姜先生真的是个好人,我们不能让他再呆在吕布的府中啊!”
珑儿之父看看王珑儿,摇头低叹道:“为父又何尝不是如此作想?为父听过姜先生的身世之后,深感其本是一山中的淳朴之人,又因粗知书礼之故,因而有了一颗仁义之心。但他毕竟年纪尚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在这个时候如果追随在蔡侍中的身畔,听从蔡侍中之教导,日后自然会长成一正直君子;但如果因生计之故而继续跟在吕布的身边,只怕在耳驯目染之下,早晚会良知尽失,继而变成一个如吕布一般的残暴之人。”
说着又摇了摇头:“姜先生于我王家有大恩,此恩不能不报,因此我们绝不能看着姜先生身在虎狼之穴而就此沉沦下去。”
珑儿忧心不已的道:“是啊父亲!如果姜先生变成了一个如吕布一般的恶人,那……”
珑儿之父点头道:“从今日姜先生的言谈之中,为父看出姜先生虽然因误会而身离蔡侍中府中,但对蔡侍中并无半分恨意。相反,他对蔡侍中有着深深的愧意,而且对蔡侍中亦尊崇于心。由此可见,他仍想追随在蔡侍中的身侧求学。”
珑儿道:“那父亲有没有办法,令姜先生重回蔡侍中的身侧?”
珑儿之父望了珑儿一阵,沉吟道:“姜先生会离开蔡侍中,主要是因为蔡侍中误以为姜先生对蔡小姐有不良之心所至。不过从姜先生冒险送你归还一事上来看,他绝不会是那种人的。为父之意,是想明日去蔡侍中府上求谒,希望能见到蔡侍中,为姜先生澄清此间误会。”
珑儿急道:“女儿也去!”
珑儿之父望了珑儿一眼道:“你去得干什么?”
珑儿脸一红,支唔道:“我、我也想去为姜先生说上几句话,好为姜先生澄清一下。对啊,此事是女儿亲身经历,女儿去说最合适不过了。”
珑儿之父摇头道:“你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别再出门了!若是你再被人掳去一次,可不见得会再遇上姜先生这样的仁义之人救你出来!”
珑儿犹豫道:“可是爹爹……”
珑儿之父依旧摇头:“女儿你莫闹!你可别忘了蔡侍中乃当朝侍中,位高权重。为父只是一介乡间长老,冒然求见都不见得能得蔡侍中一见,搞不好要往返数次才能得蔡侍中一见。若是为父带着你在身边去求见蔡侍中,万一在路上再碰上什么贼人,那便无人能救了。”
“哦……”珑儿知趣的点了点头。
正谈论间,王家的仆人忽然来报道:“主家,门外有人求见。”
珑儿之父抬头望望窗外的夜空,呀然问道:“都这么晚了,是谁要见我?”
仆人道:“来人自称是蔡伯喈蔡侍中府上的仆役陆幽,有要事要向主家垂询。”
“蔡侍中府上的仆役?”珑儿之父楞了一下,马上就笑了起来:“原来如此!女儿啊,姜先生回归到蔡侍中身侧有望了!”
——————
数日之后,长安街道之上。
“思归老弟,今日你我出城射猎,你可别又是一无所获啊!”
姜游在马上向吕布笑了笑道:“将军就莫要取笑我了。我连一石的弓都只能是勉强拉开,而且骑术又不精的,羽箭一发弓弦回震,我搞不好都会把持不住,从马背上摔下去。将军你要我射中猎物,实在是很为难我啊!”
吕布笑道:“哎,弓马之事重在习练,你多随我练练也就没事了。”
姜游拱手道:“若将军不弃,还得请将军多教教我啊。”
“哈哈哈……好说好说!嗯?思归你看那边。”
姜游顺着吕布所指的方向望去,人马上就突然楞住:“蔡……师傅?”
城门口的某辆车中,蔡邕蔡老爷子正缓缓的从车中下来,遥遥向吕布施礼。吕布在马上还礼,姜游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姜游牢牢的记着李老头之前给他的提醒,吕布是在马上还礼,姜游则是一见到蔡邕就滚鞍下马,依大礼而拜。
蔡邕微微一笑,向吕布道:“吕将军这是意欲何往?”
吕布道:“偶得闲暇,欲出城射猎耳。哎,蔡侍中却又为何在此?”
蔡邕笑了笑,望了望还恭敬的拜在那里的姜游之后才向吕布道:“邕有一徒,少不知事,数日之前因与邕偶生误会,于自愧之下黯然离府。其实他并无过错,只是因寄我门下,又因其心性散漫之故,使得其自疑之心甚重,所以才会因一点小误会就如此离去。而反观老夫,亦有身为人师却未能及教之过。经数日细思,老夫决定将这个不怎么懂事的弟子接回府去,与其同思己过,同时再尽到老夫身为人师的本份。”
“哦……”吕布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目光便飘到了姜游的身上。
蔡邕上前几步,走到了姜游的面前,伸手去扶起姜游道:“思归,你还认我这个师傅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