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古代人是如何行军打仗的(2/2)
大体上粉碎了敌人的野战军之后,就可以进行攻城战攻城战的战法,在军队不拥有有效的攻城武器的情况下,一般是用多架云梯强行登城;或者冲撞城门;或者在敌城下强行构筑土堆,直到土堆跟城齐平,然后士兵蜂拥登这些是《孙子兵法》上讲述的攻城这些攻城法效率很低,而且士兵伤亡
如果拥有完善的攻城武器,那么攻城战将是对守城部队巨大的考一般的攻城武器有如下几类:
冲车:最简单的是在车上设置吊架,吊着一根首部包铁或铜的木头,以士兵来回推动,冲撞敌城城门或城比较完善的形式是在车上设置人字形屋顶,防止上方矢石的撞
云梯:没什么可说有的在登梯处有保护
攻城塔:在前面有吊梯,可以回避较窄的护城河,直接让士兵登马其顿曾经制造过50米高的攻城
抛石机:最早出现于亚述军队中,其作用原理,有西方式的利用毛发绞力或者利用重物的杠杆式抛石机,以及中国式的多人拽拉式杠杆式抛石就性能而论,当以重物杠杆式为最所以元朝引入了这种抛石机,称为回回
弩炮:有的弩炮跟抛石机有类似之既可以发射矛箭,也可以发射石
以上就是一般的攻城武器,比较少见的还有亚述的夹钳,据说这种东西可以夹出城墙的石块;还有马其顿的撬棍吊箱,其样式是在一个三角架上设置一根杠杆,杠杆一头有大无盖箱子,盛放士另一端由多人拉拽,使杠杆移动,箱子就可以被吊到敌城墙这种武器仅马其顿装备过,可见它并不可
守城武器除了一般的矢石、燃烧罐外,抛石机和弩炮也可以运著名的阿基米德同样设计了夹钳,据说曾经把罗马战舰夹出水面再让它落下,使之沉没(对此我是有怀疑的
在装备了完善的攻城武器以后,攻城战就再也不是令攻方统帅害怕得要死的不得已的战法相反的,对于守方来说,城市也再不是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攻城流程,以罗马军队为例如下:
围困战:首先逼近敌城,然后挖掘环绕整个城市的壕沟工事体以断绝敌城与外界的联系(对于过于巨大的城市,修建这样的工事体系是很困难的,但攻巨城一般也要出动大军,因此仍然适用这种体系包括壕沟、护堤和高塔,以及护堤上的弩为防止敌人使用燃烧兵器焚烧土木工事,高塔跟敌城的城墙往往保持一定距一般这样的工事体系要修建内外两重,内层面对城内敌军,外层面对敌援军可能来袭的方军队在工事内驻扎,防止敌军突围,如敌援军赶到,则与之战经过长期围困,迫使敌人投降或攻入城
攻城战:如果认为敌人的防守能力不强,或者需要赶快攻破城市,则强行攻这时,大量工兵挖掘伸向敌城的壕沟,工兵在护城河上游切断水源,使护城河干在填平若干段护城河之攻城塔前进到敌城墙下;或者挖掘地道,伸展到敌城墙下,使敌城墙坍塌;或者用冲车撞击城墙或城在进行这种迫近作战时,由大量抛石机和弩炮提供掩也可以单纯依靠抛石机集中投掷石块,损坏敌方一段城墙后,士兵蜂拥登在此过程中,守城方也会极力破坏攻城方的攻城器械,由于攻城器械主要为木制,所以经常大量使用燃烧罐,为了不使敌方攻城武器发挥效用,常常出城门突击攻城军,对于迫近的工程机械和地道,守方可以使用地道来陷没、破坏在耶路撒冷守城战中,以色列人就干得不
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云梯强行攻城,也是一种战在印度亚历山大大帝就曾经使用这种战法,从而孤身处于险境
从罗马时代的攻城战情况来看,攻城战对攻方是非常有利仅从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出:任何一座进行围攻的城市,罗马军队都攻破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攻方的伤亡要小于守罗马攻城战的情况,可以看攻迦太基、耶路撒冷、纽曼细阿三城的战前两个是大城市,后一个是小城市,三城的防御战都打得非常悲壮,就攻防过程来说,也是十分典型
封建时代的攻城战发生了变化,由于筑城技术的发展和攻城武器体系的衰退(这跟罗马帝国的衰落有关),西方的城市,甚至小小的城堡,都变得难以攻克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从617年到1453年,曾受到25次围攻,除两次十字军用诈术进入之外,真正被敌军攻破的只有一直到大炮出现,攻城才重新变得容在东方,中国的攻守战术却有了很大的发展,关于这方面情况,《古代兵器史话》(杨泓编著)中有很有趣的描写,推荐大家观大体上除了抛石机,封建时代的中国攻城战术是超过同期的世界其他地区中国著名的攻城战,有南北朝时北魏进攻南方宋朝时的攻城战,这些攻城战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攻城武器,攻城将会给攻方带来多么大的灾难;645年安市攻防战;以及北宋进攻辽国的979年幽州保卫战;还有1270-1273年襄阳保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著名的攻城战的结局大多对攻方不
下面介绍一些比较特殊的战斗:
弓箭战:在骑兵没有马镫的时代,骑兵作战往往成为弓箭战,在马镫发明之后,这种情况就很少见了,比较著名的战例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之战,由于地面泥泞,法军行动不便,在*弩手和英格兰长弓手作战时,遭到了溃
追击作战:在战斗胜利之后,如果胜方尚有余力,就会进行追击大体上这种追击只会进行一小段距离,除非敌人确实已经彻底溃败而且没有援但英明大胆的统帅,往往可以穷追敌人而不遭到失如亚历山大大帝追击大流士三世的过
撤退:一般成功的撤退发生在战斗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一旦战斗开始,要想全身而退就很难最有效的撤退是交替撤退即在离敌人最近的军队撤退的时候,他们身后的军队保持作战状待撤退军队撤过作战军队后方,变换为作战队形之后,作战军队向后撤如此反
夜战:夜战非常危险,对于承受者和发动者来说都是如因为凭旗帜和乐器指挥的古代军队在夜间难以有效指在漆黑一片的战场上,士兵们很难得到确切的消息,容易惊慌失在高加米拉之战前夜,曾有人向亚历山大建议进行夜袭,但被他否定了,连大胆著称的亚历山大都如此,可见夜战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危险有多训练不佳的军队即使在没有发生夜间战斗的情况下,都会溃中国古代军队就曾多次发生夜惊,术语称为“营啸直到太平天国,仍有严格制裁营啸始作俑者的法只有训练严格的军队才能在夜战中占据上罗马的营盘保证了其不会受到夜袭的危不过罗马军也很少夜袭敌军,与叙利亚王国的温泉关战斗可以算是个例罗马军队在夜间抄小路绕到叙利亚军队后方,击溃了对手(叙利亚军明明已经守住了那条著名的小路,可罗马人绕了另一条)
迂回:迂回有大小之战场上机动性好的部队常常企图绕到敌军后但回避敌军大部队,而打击其脆弱却致命的后方,被利德尔―哈特称之为“间接战略在古代最成功的大迂回有西庇阿攻取西班牙,直逼迦太基的战例和韩信的中原迂回
水攻:利用河流,用速成堤制造人造洪水,使之淹没敌阵或城市,是一种方但这种方法受自然条件制约很比较著名的战例是决定三家分晋局面的智家攻赵家晋阳之战,再有就是悲惨的明顺第三次开封之因为拦河工程出险造成使计者反而被淹的例子也据我所知西方水攻的战例比较波斯曾在幼发拉底河上大修工程,以防止敌军沿河而上攻打两河流域,但没有任何效
火攻:这种战例很前面说过在罗马时代的攻城战中,守方几乎肯定会向攻方工程器具投掷燃烧这并不是典型的火典型的火攻制胜的战例有赤壁大战,以及希腊火扬名的717年9月东罗马与阿拉伯的君士坦丁堡海
海战:虽然在地中海沿岸,制海权常常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但是总的来说,海军在古代是不受重视一般的海战战术是双方军舰在桨手和风帆的作用下,全力冲向敌军,投掷射击兵器,设法用船头的撞角撞击敌但最经常的是接舷战,从萨拉米到勒班多,接舷战都是造成人员和船只损失的主要原还为此发展了某些特殊武器,如罗马的“乌鸦”和战国的钩
对于诈术,训练良好,士气高涨的军队不会依赖它,训练不佳和士气低落的军队则相战国时最终统一六国的秦国,不是靠诈术,而是靠勇敢摧毁了对“左挟生俘,右挂人头”是它的写当这种勇敢消失的时候,面对勇敢的对手,秦军就失败凯撒说得好:“那些诡计,对付没文化的蛮族,或许还用来对付我们的军队,他们就是想也不敢”在战争中,良好的军事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优秀装备、体力、技巧和勇敢,永远是压倒了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