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贾之辩(2/2)
在后世,商人是何等威风的存在?虽然有些病态的笑贫不笑娼,但是绝对没有谁会瞧不起商人。米国足够强吧,当之无愧的第一,可是决定米国展方向的,不是政客,不是“士人”,是商人。
也许,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这个时代,商人就抬不起头!
但是,刘基不禁想到,后世的祖国,在现代化中比西方起步晚了几百年,然后就是一段饱受欺凌的历史,这,是不是也与商人的逆来顺受有关?要知道,商人的地位越低,将来想要翻身就越困难。
自己也许永远都不能将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提高,不能让士农工商变得平等,毕竟,重农抑商在这个时代是符合潮流的。但是,让他们拥有自信,不甘于低人一等,自己也做不到吗?
刘基感到自己的胸口有一团火在燃烧。“不错,重农抑商古来有之,也很正确,小弟承认这一点。但是重农抑商似乎并不是说商人就低人一等吧?如果小弟没搞错的话,只是朝廷鼓励百姓务农,不鼓励百姓经商而已。不知道商人应该给士人让位,是哪一位圣人提出来的?”
这家伙肚子里面还有点料!曹植心中稍微有点吃惊,虽然刘基是避重就轻,但是真的要咬字眼的话,重农抑商并不是说商人就应该地位低下。可是,这还难不倒曹植,微微一沉吟,便飞快地说道:“刘兄说的有点道理,只是我朝孝武帝,明令商人不得穿丝绸,这是何解?”
刘基面露不屑:“这也很容易解释,商贾之人生财有道,聚集了不少财富。孝武帝英明,怕他们兴起奢靡之风,故而禁止商人穿丝绸。”
胡扯!曹植心中狠狠地骂道。鬼才相信汉武帝是为了节约,但是刘基虽然是胡扯,却给汉武帝戴了一顶高帽,曹植可不敢否定刘基的话。
刘繇和糜竺的眼睛亮了起来,刘基虽然是一通胡搅蛮缠,但是看得出来,他真的是有备而来,也许,他真的能辩赢?这个疯狂地想法一出,将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知不觉之中,曹植似乎已经被逼到了死角了,他无往不利的利器失去了效用,相当于被刘基硬生生地砍掉一只臂膀,不被动才怪。
这一次,曹植沉思了半晌,方才说道:“有一句市井俚语,叫做‘无商不奸’,商人奸诈狡猾,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喜欢囤积居奇,破坏百姓生计,自然不能与在朝为官的同列。”这话不仅说得很勉强,更是将在场的商人得罪了个遍,不过被逼到这份上,曹植也不能管那么多了。
如果说之前曹家兄弟的行为让在座的商人心头略微有点怒气的话,方才他说的话就是完全将商人推往对立面的。毕竟,之前的那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生了,这些商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公正待遇了;但是这一次,曹植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他们商人的品德败坏了,这样都不愤怒的话,那他们都是泥做的了,不过是碍于对方身份,他们早就开骂了。
上钩了!刘基的嘴角微微翘起,他早就料到对方会拿出这个理由的。毕竟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说得出口的理由也就那么几条。
就在曹植暗道不好的时候,刘基开口了:“曹兄此言差矣。那句市井俚语实属以讹传讹,‘无商不尖’的‘尖’可不是‘奸人’的‘奸’,如果曹兄多读两本书,就能知道这是说商人的聪明的。至于曹兄你说的商人奸诈狡猾,小弟却是有话要说了。”
刘基却是暗暗庆幸,他在后世的时候有注意过“无商不奸”这个词,还专门查过,这才知道其中的误会,没想到今天居然能用这个去反驳曹植,实在是有些侥幸。
顿了顿,刘基对着孔融说道:“孔世叔,您老博学,不知历朝历代的为官之人,可出过奸佞小人?”
孔融笑了笑,毫不迟疑地答道:“仅仅就说我大汉,历代以来饱学之士层出不穷,忠贞爱国之人自是不少。至于奸佞小人,自然也是不少。前几年,老夫不还有幸跟随各位诸侯,去讨伐过一位奸佞吗?”说到最后,孔融竟是哈哈大笑起来,很显然,对于能够参加讨董之战,他很是自得。
刘基冲孔融鞠了一躬,说出了一句满堂皆惊的话:“孔世叔,这样说来,您应该是一位奸佞了?”
话音一落,真的是满堂皆惊。
“臭小子,胡说什么!还不向孔世叔道歉!孔北海,某教子无方,还请恕罪!”这是愤怒的刘繇。
“哈哈哈,刘兄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孔世叔坐镇北海,百姓安居乐业,如何成了奸佞了?”这是幸灾乐祸的曹植。
“住嘴!孔北海也是你这黄口孺子可以污蔑的?能成为孔北海的客人,已经是你三生有幸了,你怎的还不知足?”这是愤怒的看客,有讨好主人的机会,他们可谓是不遗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