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探秘(2/2)
喝了一口水,徐璇接着说道:“从今天开始,各职能部门要深入建设现场,靠前指挥协调,一切都要为项目建设开绿灯,真正营造项目建设最好的软环境。我也要一周听一次有关项目情况的汇报,有什么问题尽早发现,及时解决。”
上午的会议很简短,但也很解决问题,散会后,区政府与会部门的领导都下去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了。
徐璇回到办公室打电话给李主任,让他把会议情况整理成会议纪要,下发全区。之后,看了看表,才上午十点多钟,就给小马打电话,徐璇想趁着这个时间去父母的老屋,去寻找那幅画。
上了车,徐璇让小马开向市内的文物街,小马对这个路线也很熟悉,因为徐璇每一个月都去老屋一趟,主要是放放空气,扫扫尘。
车子经过江滨路,拐了一个弯就到了文物街,徐璇父母的老屋就坐落在文物街的西北角那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
在江城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像这种标志着历史记忆的老房屋已经不多见了,只是这片古典建筑群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才得以保存下来。
徐璇父母住的是一个阁楼,远看灰色的墙体已经有了斑驳的印记,只是那琉璃瓦的房顶还是那样流光溢彩。
徐璇顺着木质的楼梯走向二楼,楼梯上刷的红漆几经泛白,看出了阁楼的久远。
一会,徐璇就看到了熟悉的紫檀木的大门,拿出钥匙开了房门。
进了屋,徐璇心里的感觉竟和往日来的时候不太一样,是探寻秘密的新奇感在诱导他什么,还是要打开秘密时的兴奋心理在驱使着什么,徐璇的心好像一下子年轻了还几岁,少儿时偷宝的经历似乎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屋内的摆设和父母在世时没什么两样,在客厅里最显眼的就是徐璇与父母的全家照,照片中的父母依然是那样俊朗清秀,依偎在父母身下的徐璇流露着幸福的笑意。
徐璇每每见到这张照片心中就不免会难过,如果父母今天仍然在世,那么他们的家会是多么的幸福呢。
徐璇愣在照片前半天,之后,像往常来的时候一样,去了厨房,拿了一条抹布,在屋内擦着灰尘,又打开了客厅的窗户,一股清新的风吹了进来,让老屋有了一点生气。
打扫完屋子,徐璇来到父母的书房,书房内的摆设很简单,除了两排书柜,就是一个颜色很旧的写字台,就是在这书房,自己的父母用自己的心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勤奋耕耘着。
他在想,一生淡泊清高的父母,怎能这样悄无声息地珍藏着一幅价值不菲的名画呢?难道他们就没有想到过这幅画的现实意义吗?
徐璇边想边思衬着,父母究竟能把这幅画放到哪呢?
在徐璇父母去世后,方卓明来到过这里,是帮助当时的小徐璇拿一些日常的用品,对父母的遗物从来也没进行过整理,一来徐璇的父母都是独生子,而且他们的双方老人也早已不在人世。所以,这间房屋不会有别人来光顾,钥匙也一直拴在自己的钥匙链上。
徐璇的目光在父母的老屋内游移着,父母留下的三个大皮箱,徐璇已经在以前看过,除了父母平时穿的衣物外,就是父母留下的两个存折,存折里存的钱不多,徐璇早已经取出来,贴补给方卓明做自己的学习费用了。
徐璇又来到父母的卧室,卧室里摆着一张普通的木床,床上铺着一条印有鸳鸯图案的床单,看到这些,徐璇开始羡慕自己的父母,他们虽然英年早逝,可也不枉相爱一场,如此恩爱的夫妻在天堂也是真情戏水的鸳鸯啊!
徐璇的目光从床上又移向了衣柜。这是徐璇父母老屋最好的物件了,它是一件仿古红木衣柜,在当时也应该很值钱,小时听父母说起过这个衣柜,那是徐璇姥爷给自己女儿艾婉璇的陪嫁品,就是现在估价,也得值五六万。
徐璇的脑海中不时回现着小时候的一些生活镜头,他试图捕捉一些有用的回忆,作为他开启秘密的钥匙,可是除了星星点点的零散的记忆外,他小时对方卓明所说的名画竟没有一点印象。
他打开了柜门,柜子里装的都是父母冬天穿的衣服,现在看上去那些衣服有些古旧,可这些衣服在当时,可是穿着时尚的父母的行头啊!
徐璇想着心中不免又一阵感叹。
徐璇的视觉越来越暗淡了,他知道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受,但他也坚信一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只是自己的功夫未到,慧眼未开,也许机缘就在眼前,需要顿悟和灵犀同时到来,才能解开名画之秘。
想到这,喜欢用精神胜利法陶醉自我的徐璇心里又布满了晴空,他充满信心的走出了父母的老屋,期待着以后的寻觅能终成正果。
作者题外话:对心中的秘密进行探寻是令人兴奋的,但一无所获的心理失望更是让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