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 神通广大(二更)(2/2)
当天下午,柳亭源带了一尊玉菩萨、一个金炉鼎、两颗猫眼、一串雪白珍珠,来到了白夜华庭,“姬先生大恩,没齿难忘,这点小意思,万望笑纳!”
姬小天只是低头,看了看那几样东西,连声称赞道:“果然是好东西!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你带回去吧。”
“哪里哪里,姬先生不要客气。”柳亭源赶紧奉承道。
“带回去吧。今天,我们就算是交个朋友,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吧。”姬小天摆了摆手,轻轻的笑道,便不再话语,那边的柳亭源也无法再开口说什么,只好作罢
许多事实都无可辩驳地说明,这一年的姬小天在西京中,已拥有着居住轻重的力量,他在黑势力中成长并且学到一系列的手段,和他手中掌握的黑势力的一脉,使他在整个西京中已变得独树一帜,如同遍及意大利黑手党的党魁们一样,他的触须已延伸到,和正在延伸到各个领域,他已成为西京一个地地道道的黑势力教父。
也就是在这一年,西京上也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有什么困难事,无路可走了,那么不如去找姬先生去吧,他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姬小天或许是在商业势力的上边,走的太顺,也做了一些稍微愧于心的时事情,不过对他而言,所做的一切都是率性而为,没有任何的太功利性。
这年春天,江浙一带发生水灾,在西京里做事业的徐宝田等人不甘寂寞,乘机发起了一个“救助乡亲赈灾会”,来为那边的水灾捐款集资。
徐宝田,字慕远,江浙人,祖辈在前清即为显宦。在军阀征战时代,父亲曾历任驻外公使、总长、国务总理,在西京的文艺界也算是一个名人。但“救助乡亲赈灾会”成立后,饷应者却了了。徐宝田声嘶力竭地搞了一个多月,才收到几十万块钱的捐赠。
“救助乡亲赈灾会”轰轰烈烈地开场,寒寒伧伧地结束,徐宝田觉得脸上实在过不去,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还是找找白夜华庭的姬先生吧。”有人向他献策。
“姬先生?是不是姬老板?”徐宝田有点好奇的问道。
“正是。姬先生急公好义,如果慕老出马,多了不说,几百万的,姬先生定然会慷慨解囊的。”
“他真会这样吗?”徐宝田将信将疑,虽然这人的名声比较的大,但是他也完全是个商人,任何的商人都会爱财的,怎么会又急公好义呢。
“怎么不能?如今在西京,谁有难处都回去去找姬先生,而且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出身而拒绝的。”
于是思前想后,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徐宝田厚着脸皮,准备了三尊金米勒、三副张大千的写意图,乘车到白夜华庭的俱乐部拜访。
姬小天看到这位“大文豪”亲自来访,不免一怔。他和他素不相识,此次来访,意在何为?姬小天不敢怠慢,马上命人把徐宝田热情地迎进客厅。
徐宝田寒暄一番坐下后,仿佛不在意地请教:“照目下的行市,不知张大千的真迹值多少钱?”
姬小天思索了下,开口说道:“目前文物流失损坏严重,张大千的作品已经不多了,没有行情了。”
“哪里话,我这就有三幅。”徐宝田说着,吩咐跟班立即到汽车里取来,放在桌上,笑着又说:“以前是我祖父收藏的,当时已经洛阳纸贵了,现在算它涨了几倍,也应该价值百万吧。”
听到这话,姬小天不明白他的来意,也只好附和着,看他的来意。连忙说道,“这么好的东西,大概绝不止百万只,怕要千万吧。”
徐宝田有些得意,说:“听说姬先生喜欢鉴赏古画,古人云:‘宝剑献于烈士,红粉赠之佳人’,这就献给先生吧。”
“不敢当,不敢当。”姬小天连忙说,“让我照价买下来,送给时疫医院,救济病人,为慕老造福罢。”徐宝田忙说:“那么,就算捐给善会吧!”他连忙取出捐款簿,摊开放在桌上。
姬小天吩咐秘书:“一千万元,开张支票给慕老。”接过支票后,徐宝田万分感激,兴冲冲地告辞。谁知上了汽车后,司机却对他说:“幕老,你送的礼物,姬先生已经送回,放在车后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