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1/2)
笫十六节
这种日子,每一天都不是虚度,郑浩一心跟着徐静川苦学,不但是学文练武,就是连琴棋书画这种修身冶性的也一起学了。
但徐静川这段日子却没有教郑浩什么新功夫,只是让他依旧蹲马步和练“撩阴掌”“猴偷桃”这两招。这天早上,徐静川叫住了正准备去蹲马步的郑浩:“走,我们去后山山顶去。”郑浩一听这话,可高兴了,每次一去山顶,就有新功夫学。到了山顶,徐静川叫郑浩演练着“撩阴掌”“猴偷桃”这两招,看着郑浩一丝不苟地练着,徐静川点点头:“练得不错,姿势很对,用劲和全身的重心也调整得不错。这段时间没偷懒,来,现在你要认真练一下练法了。我正式教你一个长体力的拳架子。”
“至于打法,一招鲜,吃遍天。你现在,年纪小小,碰到什么事情,用这两招,到时候出其不意,袭敌要害,足够防身了。”
说着,徐静川,用脚在面上画了一条直线,让郑浩两脚一前一后站在线两边。
整条直线,把郑浩的身体分成了两半。
徐静川见郑浩站好之后,让他一手按在肋下,一手竖起,平伸出去,整个人,都好像端着一柄枪,又好像托着刺刀。
“这条就是中线,人的身体中线就是一条脊椎。脊椎的顶端在后脑,脊椎的尾部就是尾椎骨,要知道,任何武功,不把功夫练到脊椎上去,就是一场空。”
“你听好了,我现在要对你讲的,是所有武功的根基,国术的源流。不知道这个东西,就还没有登堂入室,就是没有得到真传,只不过是野狐禅。”
郑浩见到徐静川神情严肃庄重,也立刻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说到武术,必定要说到一个关键的字,那就是‘气’,这个气,不是呼吸的气。也不是空气中的任何一种。”
“人一运动,全身发热,发热厉害了,就要流汗。这股热就是气。所谓炼精化气,就是人的运用产生的这个热。”
“但是,人的身上无数个毛孔,一运动发热,气就从毛孔中散发出去了。”
“原来是这样。这就是气!”郑浩两眼放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一般。“气散发得剧烈了,人就流汗了。”
“对,就是这样。”徐静川看着举一反三的郑浩,赞许的点了点头,“人身体上的毛孔,就好像竹篮的孔一样,竹篮打水,猴子捞月,不管你怎么辛苦无论怎么装,水都要流出去,月同样捞不起。同样的道理,人的身体,无论运动得多么剧烈,气都要随着毛孔散发出去,变成一场空。”
“在运动中,保存住这股气不散发出去,这就是国术的最为基础,又最为精深的东西。这也是道家之中养生的法门。”
“气是通过毛孔散发出去的,人要养气,就要在关键的时候,闭住全身毛孔。”
“那怎样才能闭住全身毛孔呢?”郑浩急忙问。
“你看过动物发怒没有,特别是猫狗,当他们愤怒到了极点,全身毛都会像刺猬一样竖起来。这就是炸毛,也是闭住了毛孔。人也是同样,有的时候,人身上会起鸡皮疙瘩,寒毛炸起来。这也是闭住了毛孔。”
徐静川说着摆了一个步子:“你仔细看我发劲!”
徐静川身后是一株胳膊粗的桃树,郑浩只见他一转身,啪!的一掌,抽在了树干之上。
咔嚓一声,那桃树杆从掌击的方断成两截,平飞了出去。
徐静川又轻轻一踩,山顶上结实的岩石却好像被大铁锤锤过一样,碎裂开来。
“我……晕……”郑浩刚刚想暴个粗口,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哈哈,这是暗劲,又叫做内劲,你现在还差十万八千里。当年形意大师们练功的时候,提脚落无声,轻轻一下,却能够踩碎一块大方砖,暗劲,无声无息,举足轻重,才叫暗。”
徐静川收好势子,重新站定。
“我刚刚向你说了‘气’,这暗劲就是气集中在一点爆发。你看我的手。”
说罢,徐静川伸出手来,郑浩一看,果然,徐静川的手上湿漉漉的,全部都是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