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节访故(2/2)
客厅内的摆设相当整洁:西面窗下是一对单人沙发,中间一个四方的茶几;北面窗户下面是一个长长的多人沙发,前面放着一个长茶几;两个茶几上都放着干净的烟灰缸。那幅《枫林爱晚》的下面是一个加长型的矮柜,柜上放着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收录机;那幅荷花的水墨画下面是一个实木的齐腰高的木架,木架上放置着一大盆茂盛的吊兰,许多枝条都旺盛地向下生长着,倒挂着许多一簇簇的小吊兰,显得生机盎然。望着布置得如此整洁、高雅的客厅,郑浩站在玄关处没动。
周彬指着沙发招呼郑浩说:“快坐啊,别站着,随便坐吧。”
“爷爷,你也坐,我去拿水杯和茶叶。”周云扶着周彬在沙发上坐下,转身出去了。
“周伯伯,你好,”郑浩面对这位和蔼的长辈,有种像面对家中长辈的感觉,他从裤兜里拿出准备好的礼物,放在茶几上,“这是我师父要我带给您的。”
周彬伸手拿过那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清澈的葫芦形绿翡翠,在他的眼中,这块绿翡翠是如此的纯正明艳,均匀满色,种老质均,绿色浓艳,柔美润亮,水头十足。周云这个时候一手拿着两个有把的陶瓷茶杯,一手拿着茶叶罐从厨房走了出来,她隔得远远的都感受得到那种绿,周云走过来把茶具放在茶几上,又娉娉婷婷地走进了厨房拿了一个热水瓶过来,放在长的茶几上,泡了两杯热茶,一杯递给郑浩,一杯递给周彬。泡完茶,她也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这下更看得分明了,不禁惊叹一声:“好漂亮的翡翠”。原来郑浩随意拿的这块翡翠正是价值连城的帝王绿,它是翡翠中的极品,是最好的颜色,此刻这块翡翠正泛着很绿很绿,绿的流油的仿佛就快滴出来的那种绿色。
看着这块翡翠,“小郑”周彬轻轻拍了拍郑浩的肩头,眸子里尽是关切,“你父亲是郑栋辉?”。
“是,”郑浩点了点头:“当年,我父母亲顺利回城,参加工作就是我师父麻烦您给办的。”
周彬好像想起了什么,点了点头:“对,静川为了这事给我写了好几封信。”
郑浩满是感触的说:“师父为了我,可谓是呕心沥血,竭尽心力。我真不知道如何回报他?”
一时间,屋里沉寂了下来,茶几上的香茗,徐徐飘着白色的热气,如同云雾一般。周云正拿着那块翡翠吊坠细细端详,而周彬与郑浩却沉浸在回忆之中。半晌,周彬开了口,“小郑,这东西你拿回去,太贵重了。”
郑浩笑了一下:“周伯伯,这是我师父交代的事,我没资格妄自改变的,您先放在家里,以后您在与我师父去理论。”
周彬听郑浩这么一说,思量了一下,没有再说这事,开始细细打听徐静川的近况,听郑浩讲述这几年徐静川在千家峒隐逸山林闭门课徒,颇带羡慕的说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静川好悠哉啊!”
“小郑,你这次回来,是今后就待在潭洲还是专程来探望你父亲?”周彬边端着茶杯,边和气的问道。
郑浩这时正端着茶杯喝茶,闻言放了下来:“我师父让我回潭洲来读书,没想到刚一回家就知道我父亲受了伤,正好可以帮上忙。”
周彬听郑浩这么一说,赞同的点了点头,“你师父说的没错,潭洲学校的教育质量比永江是强的太多。对了,小郑你不要为你父亲的病太着急,他是公伤,院里会负责的。”周彬颇为了解郑浩的来意。
既然周彬将话题转到了父亲的病情上,郑浩也不矫情,他细细地将自己的打算向周彬提了出来。听郑浩说准备自己出马来给父亲治病,周彬、周云爷孙两个用颇为惊讶的眼光看着郑浩,周彬这时用略带疑问的语气问道:“小郑,你父亲好像还只有三十多岁吧?你多大了?”
一说起年龄,郑浩就有点苦恼,他的脸形略有一点娃娃脸,但身形己经足够高大,甚至比大多数成年人还要高,不说年龄,还可冒充一下大人。可这年龄与身高实在太不匹配,也太不能让人相信了。本来人家只看身高、长相还勉强把他当成年人,可一提年龄,就万事俱休了。郑浩苦笑着,“周伯伯,我虽然只有十岁,但我从小就跟在了我师父身边,拜他为师,我跟着我师父学了好些年的医术,我有信心,要知道躺在病床上的是我父亲,如果没有把握,我不会这么做的。”